第398章 原初星际战士(四更) (第2/2页)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更黑暗的挑战,他必须冒险,去触碰那份被历史尘埃掩埋的、最初的辉煌。
根据阿斯塔特女士最初的设计方案,对星际战士的完整改造应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即基因种子的植入与适应,其理想流程就与现今帝国通行的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在最初的完美构想中,改造并非依赖于复杂且风险高昂的、逐一植入预制人造器官的外科手术。
相反,它是将特定军团对应的、高度纯化的基因种子直接植入经过严格筛选的受改造者体内。
这颗基因种子将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蓝图和动力源,通过一种精妙的、融合了基因工程与神秘生物炼金术的过程,在受改造者体内直接引导生长出所有必要的人造器官。
这种“内生性”的改造方式,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完美地解决排异反应问题。
由于所有器官都是由受术者自身的细胞在基因种子的引导下分化、培育而来,它们与宿主的身体在生理层面上本质是同源的,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失败率和长期的适应性并发症。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更安全、更高效,也更能保证改造战士整体性与潜力的方案。
然而,由于技术方案在早期就未能得到彻底的完善与标准化,加之基因原体被分散后,各军团赖以培育基因种子的“模板”——即他们的基因原体——本身的状态和完整性也出现了差异,导致这一理想化的直接植入方案在绝大多数军团中都无法稳定实现。
最终,在帝国之拳、极限战士等绝大多数阿斯塔特军团中,迫于现实的技术瓶颈,改造流程退化成了现在这种更为繁琐、风险也更高的模式。
即必须先在特殊的培养器官中,利用基因种子预先培育出一个个独立的人造器官,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外科手术,将这些“外来”的器官逐一植入受改造者体内。
这不仅增加了每一步的失败风险,也埋下了长期排异反应和器官协同性不佳的隐患。
根据陈瑜所掌握的资料,在二十个初创军团中,有且仅有圣血天使军团,因其原体圣吉列斯本身的基因结构异常稳定且近乎完美,成功继承并维持了这种“直接植入基因种子,体内自主生成器官”的初代技术。
这一技术路径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更高的改造成功率和战士与原体之间更高的协调性上,更带来了一个其他军团难以企及的巨大优势——对兵源素质要求的显著放宽。
由于改造的核心在于基因种子在宿主体内的内生性引导与适应,而非强行植入多个独立的外部器官,圣血天使的改造程序展现出惊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其基因种子似乎具备某种强大的“同化”与“修正”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并整合宿主原有的一些非标准基因序列。
正因如此,圣血天使军团对于受改造者的要求和限制远低于其他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