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分身项目(补更) (第2/2页)
此处进行的项目,独立于创世粒子生态研究之外,其访问权限仅限陈瑜一人。
他的研究对象,是欧米茄与阿尔法——那两个源自未知维度、彼此间存在稳定量子纠缠效应的特殊生命样本。
长时间的观测与数据分析,已让他初步解析了这种纠缠的部分底层模式。
那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更像是一种超越常规通讯协议的、基于量子态迭加的共生性存在关联。
陈瑜的野心不止于理解。
他意图复现,并应用。
他的目标,是尝试以自身为蓝本,制造“分身”。
并非简单的克隆复制,那在机械教教义中已属敏感领域。
他构思的,是借鉴欧米茄与阿尔法的纠缠模式,创造出基于他自身基因、并能在特定层面上与他保持深层意识链接的衍生个体。
这些个体将作为他最直接的延伸,承担那些需要高度信任、特定生物技术天赋或并行处理能力的任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徒”,而非需要从头培养的助手。
实验在绝对保密下启动。
他首先从自身保存的、未经大规模改造前的基因样本中,提取了最基础的遗传物质。
随后,他并未直接进行克隆培育,而是参照解析出的纠缠模型,对这些基因物质进行了极其精密的调整。
过程如同在微观层面进行神圣几何构图。
他利用创世粒子在受控状态下对基因序列进行刻蚀与重组,并非追求功能的增强或异化,而是尝试在其中编织入一种类似量子纠缠锚点的特殊信息结构。
这并非为了战斗或生存,其唯一的设计目的,就是与他自身的意识核心(无论是生物脑还是处理核心)建立并维持一种稳定的、超越常规通讯范围的深层连接。
培育在特制的人工子宫中进行。
营养基液的成分经过严格计算,确保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那些被植入的“锚点”能够与机体同步生长、融合,成为其生命基础的一部分,而非外来的植入物。
陈瑜的机械身躯每日会有数小时静立于培育舱前,猩红的光学镜头锁定着内部缓慢成形的生命体征。
同时,他庞大的处理核心也在持续运行着复杂的模拟程序,推演着连接建立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潜在的失控风险。
第一个孕育单元在第十七日出现了预期内的共振反馈。
监测仪器捕捉到了胚胎脑波活动与陈瑜自身处理核心运行频率之间,产生了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谐波共鸣。
这证明纠缠锚点正在生效。
陈瑜冷静地记录下这一数据点。
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
胚胎的顺利发育、出生后的意识萌芽、以及最终链接的稳定性,都还是未知数。
他正在触及的,是生命创造与意识连接的禁忌领域,远比制造一台战争机器或催化一种新生命形态更为复杂和危险。
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制造出一个不受控制的、甚至可能反噬自身的“影子”。
但他评估后认为,这项研究的潜在收益,足以匹配其风险。
若能成功,他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扩展与执行效率。
他注视着培育舱中那团逐渐具有人形的生命组织,内部逻辑核心平静无波。
这并非出于情感,而是纯粹基于效率与必要性的计算。
“分身”项目,在绝对的理性与谨慎中,悄然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