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治疗速征军(十更) (第2/2页)
医疗舱的指示灯由警示的红色转为平稳的绿色,标志着首批接受治疗的战士暂时脱离了危险。
圣所内的技术神甫们开始为后续治疗周期准备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物储备。
——
陈瑜在稳定了大部分速征军战士的急性症状后,开始着手解决导致排异反应的根本问题。
他的治疗方案分为两个明确的阶段。
第一阶段着重调整战士们的现有生理状态。
陈瑜根据每个战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药物配方。
他使用特制的神经调节剂来平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活性,同时通过环境调控模拟苏安脑膜的部分功能。
“持续监测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陈瑜指示辅助的药剂师侍从,“将甲状腺素维持在标准范围的百分之八十五。”
治疗过程中,陈瑜注意到不同战士对药物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有些战士的激素水平在用药后迅速趋于稳定,而另一些则需要反复调整剂量。
他特别关注那些代偿机制较为顽固的个案,为每个战士建立了独立的治疗档案。
在激素调节的同时,陈瑜着手处理已经植入的器官。
他使用低强度的生物能量场温和地刺激器官组织,促进其与宿主神经网络的连接。
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密的控制,能量场的强度必须恰到好处,既要激活器官功能,又不能引发新的排异反应。
“当前器官活性已达到预期值的百分之六十。”维斯贤者报告着最新数据,“神经连接稳定性较治疗前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第二阶段的工作是培育新的定制器官。
陈瑜从每位战士体内提取了基因样本,在山阵号的生物实验室中开始了定制化培育。
与之前的标准模板不同,这次他根据每个战士独特的生理参数,对苏安脑膜和贝奥恩唾液腺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微调。
“培育过程需要与战士们的基因种子保持同步。”陈瑜向托加尔药剂师说明,“这样才能确保新器官被完全接纳。”
在等待新器官培育的期间,陈瑜继续优化战士们的生理状态。
他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观察战士们的自主调节能力。
大部分战士的内分泌系统开始显示出正常的自我调节功能,这表明代偿模式正在被逐步消除。
“战士编号七六三的激素水平已连续七十二小时保持稳定。”托加尔药剂师汇报道,“可以开始准备器官移植手术。”
陈瑜检查了这名战士的最新数据,确认其生理状态确实达到了手术标准。
与此同时,生物实验室也完成了对应编号的定制器官培育。
“开始第一例定制器官移植。”陈瑜下达指令。
手术在山阵号的无菌医疗舱内进行。
陈瑜亲自执刀,他的机械手臂以惊人的精确度完成了新器官的植入。
整个过程中,生命监测系统显示战士的生理指标始终保持稳定。
随着第一个定制器官的成功植入,陈瑜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初步验证。
接下来需要观察新器官与宿主的融合情况,这将决定后续的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