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不饿 (第1/2页)
江小月并未打算在此留宿,因此也不在意对方的态度,只询问白石溪何时能安排他们与老疤见面。
“二位别介意,家里的事我都听说了,这次多亏二位帮忙,明天我就带二位去见疤哥。”
白石溪面带憔悴,语气很是客气。
父亲过世,他不能到场尽孝,是为人子的遗憾。
双方约好时间后,江小月便离开了杂货铺。
靖南城内行商众多,客栈驿馆林立,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
大道旁的脚店最为实惠,但住的是大通铺,且大多是刀客走卒。
江小月不至于跟那些人挤在一处,于是选了一家价格相对实惠的客栈安顿下来。
待收拾停当,天色已暗。
江小月想到白盛之前提过的华宴楼,他说那里是瑜国人聚集之地,便喊葛先生一起去看看。
为此,江小月斥重金——六百文,购置了一身较为体面的瑜国服饰,挑选时还特意拿大了一号。
因为次日要与老疤会面,葛先生认为不能穿得太寒酸让人轻视。
入夜后的靖南城大街上,少了白日里运送货物的车队,连空气都清新不少。
街上人流如织,街边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较之白天反而更加热闹。
最特别的是,街边铺子门口都挂着萤白的灯笼,将街道映照得颇为明亮。
这与向阳村天黑后便只剩沉沉夜色与蛙鸣的景象截然不同。
眼前的一切对江小月而言,都是未知的新鲜事物。
她看得目不暇接,那些新奇精致的兔子花灯令她心情愉悦。
然而,旁边路过的一家三口又瞬间让她想到了惨死的父母,愧疚与懊恼随之涌上,甚至让她对自己生出了一丝厌恶。
她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刻会短暂忘记了父母的血海深仇。
葛先生注意到她情绪的变化,拍了拍她的肩膀,开导道:
“了解并学习所有新鲜事物,也是一种成长,莫要让仇恨长在你脸上。”
江小月毕竟才十一岁,父母猝然离世迫使她心智早熟,精神长期紧绷。
但本质上她仍是个孩子,对陌生环境充满天然的好奇心实属本能。
说起这种大道理,葛先生又变回那位博学多才的师长。
其实,他内心也在默默怀念着。
这十年,他习惯了向阳村的黑夜,此刻身处繁华夜市,仿佛瞬间将他拉回了从前。
那时他和同伴一起游街、饮酒起舞、高声策论。
尽管此地远不能与瑜国都城相比,但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那些深藏心底的过往便再也压抑不住。
两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下来。
直到前方出现一座三层高的楼宇。
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沿着飞檐斗拱勾勒出酒楼气派的身形,将门前石阶照得亮如白昼。
楼宇正中,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华宴楼。
这是江小月迄今为止见过最好看的房子。
站在酒楼外,依稀能听到跑堂伙计嘹亮的吆喝声,夹杂着浓郁的食物香气飘散出来。
无需葛先生解释,江小月便能清晰地分辨瑜国人和庆国人。
瑜国人衣着色彩鲜亮,多着木屐,衣料多用绸缎或精细棉布,男子发髻簪玉扣,女子襦裙缀珠珞。
而庆国行商衣着相对朴素,交谈时习惯压低嗓音,偶有人激动拍桌,也会立即警惕地环顾四周,且鲜少有随行女客。
两人驻足华宴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