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联名筹备:烟火与匠心的碰撞 (第1/2页)
晨光刚漫过食味轩总部的落地窗,会议室里已飘着淡淡的茶香。苏晚指尖划过桌上的分店设计图,原木色的柜台、复古的挂灯,还有角落里复刻的“苏记小铺”招牌,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她熟悉的烟火气,却又多了几分食味轩独有的精致。
“苏总监,这是三家备选分店的食材供应商名单。”助理将厚厚的文件夹递过来,语气里满是恭敬。自合作敲定后,苏晚虽依旧守着老巷的小摊,却多了个“食味轩新品研发总监”的头衔,京圈里再没人敢轻视这个“摆摊女王”。
苏晚翻看着名单,眉头渐渐拧紧。上面的供应商大多是行业巨头,食材品质有保障,可报价却比她小摊常用的老街坊供应商高出近三成,更重要的是,少了那份现采现做的新鲜劲。“这些供应商的食材,口感未必能达到我的要求。”她抬头看向季怀安的特助林薇,“我想沿用我小摊的供应商,虽然规模小,但食材都是当日现采,带着烟火气。”
林薇面露难色:“苏总监,食味轩有严格的供应链标准,小供应商的资质恐怕……”
“资质可以审核,规矩也可以变通。”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季怀安拄着拐杖走进来,身后跟着陆时衍。“美食的核心是味道,不是供应商的规模。苏小姐说得对,烟火气才是‘苏记小铺’的灵魂。”
陆时衍走到苏晚身边,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我已经让人审核过那些老街坊供应商的资质,大部分都符合标准,剩下的我会协调改进。”他看向苏晚,眼神温柔,“你只管专注于配方,其他的交给我。”
苏晚心中一暖,点头笑道:“谢谢季老先生,谢谢时衍。”有了他们的支持,她更有底气坚持自己的想法。
回到老巷的小摊,苏晚刚把烤架支好,卖蔬菜的李婶就推着三轮车过来,笑着问道:“小晚,听说你要开分店了?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街坊啊!”
“怎么会忘。”苏晚接过李婶递来的新鲜彩椒,“我正想跟您说,以后分店的蔬菜,还得麻烦您多费心,每天现采现送,品质可不能降。”
李婶笑得合不拢嘴:“放心!保证给你挑最新鲜的!”周围卖肉、卖海鲜的老街坊们也围了过来,纷纷表示愿意继续给苏晚供货,还主动提出可以降低价格,支持她的新店。
苏晚看着这些真诚的面孔,眼眶微微发热。她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这些老街坊一直以来的支持。当初她刚摆摊时,是他们照顾生意;傅景辞找事时,是他们帮忙解围。这份人情味,是她无论如何都不能丢的。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变得异常忙碌。白天在小摊上忙碌,晚上就扎进厨房研发新品。系统奖励的专属配方是一款“烟火秘制烤肠”,她在此基础上反复调试,加入了老街坊自制的豆瓣酱和蜂蜜,烤出来的烤肠外焦里嫩,带着独特的甜香。
可难题很快就来了。批量生产时,烤肠的口感总是比不上小摊现烤的味道。苏晚连续熬了三个通宵,反复调整火候和调料比例,却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不由得有些沮丧。
“别着急,慢慢来。”陆时衍心疼地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将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她手边,“小摊的味道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你每一串都用心在烤,带着温度。批量生产虽然难,但我们可以找到平衡。”
他的话点醒了苏晚。她想起系统面板上的提示:【美食的灵魂在于用心,批量生产可保留手工腌制环节,保证食材的烟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