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徐州祸起 (第2/2页)
曹军一路向彭城挺进,徐州百姓风闻曹操行径,无不望风而逃,渐渐难以劫掠财物以充军资,让曹操颇为心烦。
——
帐内灯影昏黄,曹操正伏案批阅竹简,眉头紧锁。
案头堆满竹简,军需官新呈上的粮册被朱砂划得满目疮痍——数十万大军,存粮已不足半月。
帐帘忽被掀起,挟进一股阴冷夜风。
曹仁大步踏入,铁甲未卸,肩头还沾着墓土的腥气。他大步走近,铁靴踏地无声——这位以治军严整闻名的“天人之将”,此刻竟如鬼魅般轻捷。
"兄长。"
他单膝跪地,腰间革囊沉甸甸坠出古怪轮廓。
曹操抬眼,瞥见曹仁甲缝里卡着的半片玉琀,瞳孔骤然收缩:
"子孝,你从何处来?"
曹仁咧嘴一笑,曹仁转身时,铁甲暗袋里漏出一把朱砂,星星点点洒在帅帐猩红地毡上,像极了刚干涸的血迹。
“曹公。”
曹仁单膝点地,玄甲在灯下泛着幽光。他忽然从革囊中掏出一只青铜樽,轻轻搁在案上。
樽身蟠螭纹中嵌着绿松石,分明是商周古器。
曹操眸光一凝。
“汝水畔有座无名冢。”曹仁声音沙哑,指甲缝里还沾着夯土,“末将试掘三尺,得此物。”
他翻过铜樽,底部铭文赫然是“曾侯永用”。
烛火噼啪一跳。
曹操指尖抚过铭文,忽然低笑:
“子孝竟作穿逾之盗?”
“河北袁绍铸新钱,荆州刘表熔佛器。”曹仁抬头,眼中精光如刀,“这乱世里,活人尚易子而食,死人何惜几斤铜?”
说着从袖中抽出一卷皮图,展开竟是芒砀山陵墓群方位,某处朱砂圈画的梁孝王冢格外刺目。
帐外忽起阴风,吹得地图哗啦作响。曹仁的影子投在帐壁上,竟似巨兽张吻。
曹操突然以手掩面,肩头颤动。曹仁正欲告罪,却听指缝间漏出嘶哑的笑声:“好!好!设‘发丘中郎将’专司此职,再立‘摸金校尉’分掘诸陵——”他猛地拽下腰间玉佩拍在图上,“就用此玉,祭天地鬼神!”
玉佩裂作两半,其中半片飞至曹仁膝前。他拾起玉片时,帐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7.神秘古墓
曹仁的动作很快,很快组建起了队伍,在徐州四处盗墓,收获颇丰。
——
却说这日,夜半三更,曹操帅帐内烛火飘摇。
帐帘忽被掀起,挟进一股阴冷夜风。
曹操放下手中书卷,抬眼看时,空地上多了一人:这人浑身黑衣,头戴遮帽,青纱遮脸,肩头沾着一股墓土的腥气。
“属下参见将军!”
他单膝跪地,腰间革囊沉甸甸坠出古怪轮廓。
曹操的手轻轻搭在案下刀柄上,面上森寒: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来人许是感受到了曹操的话中的寒意,头埋得更低了:
“将军怒罪!属下有要事禀报,但实寻不到曹仁将军,故来见将军。”
原来这人却是个模金校尉,身揣摸金令牌,因此才能直入中军大帐。
他反手抖开革囊,哗啦啦倾出满地金饼玉璧,其中一枚错金虎符撞在案脚,发出沉闷回响。
"城西三十里,疑似发现前汉王冢。守墓的石兽机关已破,甬道里还有七车这等货色。"
曹操喉结滚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佩刀。
他从玉堆里拣出根森白骨簪,双手呈给曹操:"这簪子插在棺椁天板上——是个镇魂的阴术。"
曹操喉结滚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上佩刀,旋即拾起佩刀,长身而起道:
“走!”
——
墓前,数名摸金校尉围在墓门前,不敢入内,此时见到曹操纷纷跪下。曹操径直来到墓前,到这墓穴前就感觉这墓极不一般,墓穴虽然被摸金校尉找到门了,但这门里门外布置得极有层次,隐含五行八卦,凡夫妖邪均是靠不得近前,显是道门高人所布。要知这些摸金校尉也不是泛泛之辈,都是曹仁选拔。这些人相貌极丑,见不得光,出门之时均是用青纱遮面,极为神秘。但这些人都通晓一些鬼道之术,正是看出这墓的高深不敢往墓中走,所以只得了这么些玩意,便令人留守,摸金统领则回去禀报曹仁,但未找到曹仁,因此墓极不寻常,故而跃级上报给曹操。
曹操是修真中人,久居仙岛,后来来到中原,一直研习中原闻名的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又有荀氏叔侄、曹仁等无数大家指点,故在玄术道门颇有造诣。曹操自是看得破这墓中的玄机,当下便严令众人在墓外等侯自己,自己这独自深入墓穴。
曹操走进墓内,行至不远,便看到两具摸金校尉的尸体赫然在目,浑身被扎得如刺猬一般,全是雕翎箭。可见墓中布置不仅暗含五行八卦,还带着无数巧舌机关。曹操不觉深吸口气,凝神聚气小心提防。朝前按五行方位而行,如走迷宫般。需知一不小心便会触动墓阵,风雨雷电齐发,到时纵使你是地仙之躯,也需留得命在。
曹操行至不远,便萌生退意,心中犹豫是不是等曹仁来破阵?
其实以往这些摸金校尉摆不平时,都会通知曹仁,由曹仁亲自破阵。而此次,曹仁作为先锋领兵,早已先行一步,若等曹仁只怕又要空耗许多日月,因此曹操才会亲自涉险。
曹操深吸口气,缓缓步入墓内。墓穴深处,四下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也便是曹操是修行中人,在此种情境,视线并未受阻。
墓穴墙壁均是整面的花岗石整齐堆叠而成,与地面整齐排列成一体,墓穴甬道极其开阔,就算行一辆马车也是轻松非常。想来这墓穴建造的真是异常大器,曹操不禁疑心更起。只是,这墓穴犹如同迷宫一般,百步之内便有一条岔路,暗藏无数玄机,好似隐藏着什么秘密一般。
这墓虽然奇怪,但走了一段,曹操却生出一种玄妙感觉,似乎曾经有人已经破去了其中的诸多禁制,并在无意间留下了痕迹。虽然似乎也曾故意毁去其中的痕迹,并且手法高超,但对于曹操这种心思缜密之人,自是能察觉到其中的蛛丝马迹,便顺着这人的留下的痕迹向洞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