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街道证明,风言风语 (第2/2页)
中午,赵四亲自下厨,用昨天剩下的肉和白面,做了顿香喷喷的打卤面。一家人关起门来,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饭,收拾妥当,赵四对母亲道:“娘,我下午得去街道办一趟,开个进厂需要的证明。”
“哎,好,快去快回。”张氏如今对儿子是一百个放心。
赵四揣好户口本,出了门,径直朝街道办事处走去。
街道办事处设在胡同口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工作人员不多,都是些大妈大姐,管着这片居民的柴米油盐、婚丧嫁娶、开证明盖公章等琐事。
赵四进来时,办公室里正好有几个来办事的居民,还有两个街道干部在闲聊。
负责开证明的王大妈正戴着老花镜织毛衣,看到赵四,抬了抬眼:“赵四啊?什么事?你家又没粮了?”
她语气平淡,带着点惯常的不耐烦。赵家虽然是烈士家庭,但也是街道有名的困难户,隔三差五就来求助,她都习惯了。
旁边几个居民也投来或同情或漠然的目光。
赵四不以为意,平静地掏出户口本,递过去:“王主任,不是。麻烦您,帮我开个身份证明和现实表现证明,我明天要去红星轧钢厂报到当学徒工,厂里需要这个办手续。”
“哦,开证明啊……啥?你说啥?”王大妈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听清了内容,织毛衣的手一下子停了,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尖上,她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四,“你去哪儿?轧钢厂?当学徒工?”
她的声音不小,一下子把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连旁边闲聊的两个街道干部也停止了谈话,惊讶地看向赵四。
红星轧钢厂!那可是多少人削尖脑袋都想进去的好单位!
正式工难如登天,就连学徒工,那也是香饽饽,没有过硬的关系或者特别突出的表现,根本想都别想!
赵四?这个死了爹、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有个病秧子老娘和拖油瓶妹妹的小子,能进轧钢厂?
“赵四,你没搞错吧?”一个干部忍不住问道,“是临时工还是学徒工?跟哪个工程队啊?”他怀疑赵四是不是被哪个外包的工程队骗去干临时苦力。
赵四语气肯定:“是轧钢厂本厂的正式学徒工,李主任亲自特批的。昨天厂里机器坏了,我正好懂点修理技术,帮上了忙,领导看我还有点潜力,就给了这个机会。”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王大妈猛地放下毛衣,接过户口本,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语气热情了十倍:
“哎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赵四!好小子!有出息了!我就说嘛,赵建国的种,错不了!等着,王大妈这就给你开证明!保证写得漂漂亮亮的!”
她动作麻利地找出证明信纸,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认真地写了起来,边写边夸:“进了轧钢厂,可是端上铁饭碗了!以后每月有定量,有工资,你娘和你妹可算熬出头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旁边的居民们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道贺,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和不可思议。
“了不得啊赵四!”
“以后就是工人阶级了!”
“张大姐可算能享福了!”
“我就说四小子看着就机灵,肯定有出息!”
那两个街道干部也笑着点头:“好事!这是咱们街道的光荣!困难户翻身了!王大妈,证明开仔细点,别耽误孩子前程!”
赵四微笑着应对众人的祝贺,态度依旧谦逊。
很快,证明开好了。王大妈还特意盖上了街道办事处的红章,吹了吹墨迹,郑重地交给赵四:“拿好了,赵四!以后好好干,给咱们街道争光!”
“谢谢王主任!谢谢大家!”赵四接过证明,仔细收好,再次道谢后,才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走出了街道办事处。
他能听到身后传来的持续议论声,有真心为他家高兴的,也有酸溜溜猜测他走了什么狗屎运或者攀上了什么关系的。
赵四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