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青年大比武通知 (第2/2页)
嘴里说着:“赵四同志年轻有为,技术过硬,确实是代表我们厂参赛的最佳人选之一啊!大家要向他学习!”
但转过身,趁人不注意,他溜达到几个平时跟他关系近的老师傅和年轻工人中间,状似无意地低声叹息:
“唉,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只是这比武备赛,肯定要占用不少生产时间啊。”
“又是训练又是比赛的,他手上的生产任务恐怕…咱们车间今年的生产指标压力可不小哦。”
“别到时候个人荣誉是有了,车间的整体进度被拖累了,那就…”
这话绵里藏针,悄悄地将“个人荣誉”和“集体利益”对立起来。
很快,一些风言风语就在车间某些角落里悄悄传开了。
“听说了吗?赵四为了比武,手里的活儿都要放下了…”
“可不是嘛,孙副科长都发愁呢,说怕耽误生产任务…”
“人家现在可是重点培养对象,哪还顾得上咱们这些普通任务啊…”
这些话,自然也断断续续地飘进了赵四和周师傅的耳朵里。
周师傅气得脸色发青,当场就想去找人理论,却被赵四拉住了。
“师傅,犯不着。”赵四神色平静,手里打磨工件的动作都没停一下,“嘴长在别人身上,爱说啥说啥。活儿干得好不好,任务完不完得成,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
他根本没把这些小动作放在心上。拥有八级钳工的底蕴和经验,应对这种级别的比武,他有着绝对的自信。
所谓的备赛,对他而言更多的是熟悉一下当前的比赛规则和可能出现的题型,根本不需要占用大量的生产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赵四一如既往地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他高效地完成着自己每日的生产定额,甚至因为效率极高,还能时常抽出空指导钱六金和另外两个新来的学徒工。
别人休息聊天的时候,他就拿出夜校的课本和技术书籍翻看,巩固理论;或者利用边角料,练习一些复杂的加工手法,既提升了技能,又没浪费厂里材料。
他的工作台旁边,总是堆着按时甚至提前完成的优质工件,检验合格率百分之百,数量只多不少。
那些风言风语,在赵四实实在在的产量和质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快就自行消散了。
连最初被孙副科长煽动的几个人,看着赵四那雷打不动的效率和沉稳淡定的态度,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孙副科长几次假装巡视,看到赵四工位上那堆无可挑剔的零件和埋头专注的身影,脸色都不太好看,却又抓不到任何把柄,只能悻悻走开。
李主任也暗中观察了几次,看到赵四生产备赛两不误,不仅效率未减,反而带动了小组的学习氛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周师傅说:“老周,你这徒弟,是块真金!沉得住气,干得漂亮!”
周师傅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
下班铃响,赵四收拾好工具,和周师傅、钱六金打了声招呼,稳步走出车间。
夕阳照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对于即将到来的技术大比武,他心中并无波澜,只有一种稳操胜券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