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年关的暖意 (第1/2页)
时间滑入1960年的腊月,北方的寒风刮得更紧了。
  
  一重厂里的节日气氛却比往年淡薄了许多。
  
  厂区大道两旁往年会挂起的红灯笼和彩旗,今年也没了踪影,只有光秃秃的树枝在冷风中瑟瑟作响。
  
  春节假期安排终于下来了,依旧很短短,但总算有几天能回城。
  
  赵四提前就跟运输科打了招呼,蹭到了一辆往城里送加工件的卡车。
  
  临行前,他特意从系统空间里挪出了一些白面、一小条猪肉、还有一小包水果糖,仔细地用旧报纸和麻绳包好,塞进那个看起来总是半空的工具包里。
  
  王永革和陈继业也收拾着简单的行李,准备回家。
  
  “四哥,今年这年…唉…”王永革看着食堂方向,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省着点过,总会好的。”赵四拍拍他肩膀,“家里都还好吧?”
  
  “还行,爹娘硬朗,就是口粮紧巴点。”王永革挠挠头,“回去看看有啥能帮衬的。”
  
  陈继业推推眼镜,低声道:“上海那边来信,说副食品供应几乎断了,全靠定量粮票撑着。”
  
  三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挤上冰冷的卡车车厢,一路颠簸着回了城。
  
  回到南锣鼓巷,推开院门,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张氏正在院里用小炉子熬着稀薄的菜粥,看见儿子回来,又惊又喜,连忙放下勺子迎上来。
  
  “四儿!回来了!咋又瘦了?”她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眼里满是心疼。
  
  “娘,我没事,厂里吃得饱。”赵四笑了笑,把工具包拎进屋,“妮儿呢?”
  
  “出去捡煤核了,一会儿就回来。”张氏说着,眼神瞟了一眼儿子那鼓鼓囊囊的包。
  
  没多问,只是叹了口气,“今年过年,合作社也没啥好东西供应,咱家就指望着你上次留下的那点底子,掺和着过吧。”
  
  赵四没说话,关好房门,打开工具包,拿出里面用旧报纸包着的东西。
  
  白面、猪肉、甚至还有一小包亮晶晶的水果糖。
  
  张氏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赶紧去把窗帘又拉严实了些,压低声音:“四儿!这哪来的?太扎眼了!可不能漏了富。”
  
  “娘,放心,厂里年底悄悄发的福利,没人知道。”赵四面不改色地扯着谎,语气平静。
  
  “藏好了,咱娘仨悄悄吃,过个好年。”
  
  张氏连忙把东西接过去,藏进柜子里头,用旧衣服盖好,重重点头:“哎,哎,娘知道。”
  
  正说着,赵妮挎着小篮子回来了,小脸冻得通红,看到哥哥,高兴地叫起来。
  
  看到哥哥带回来的东西,更是眼睛发亮,但懂事地没多问,只是紧紧抿着嘴,眼里全是欢喜。
  
  晚上,张氏用那点白面掺了玉米面,烙了几张饼,又切了一小片猪肉,和着白菜炖了一小锅香喷喷的菜。
  
  久违的油腥气和面饼的焦香让小小的屋子里终于有了一点年味。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赵四又严肃地叮嘱了妹妹一遍,在学校、在外面,绝对不准提家里吃食的事。
  
  赵妮用力点头保证。
  
  第二天,赵四想了想,又从空间里分出约莫十斤棒子面和一斤猪肉,用布口袋装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