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牵挂 (第1/2页)
列车在汽笛声中驶入北京站,月台上喧嚣再起,带着北方特有的干冷空气。
  
  与上海湿漉漉的离别不同,北京的阳光显得直接而凛冽。
  
  专家组一行人提着行李,随着人潮走出车站,部里派来的吉普车已在站外等候。
  
  王工脸上带着完成任务后的轻松,对赵四和李工几人说道:“大家这几天辛苦了,先回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我们准时到部里向周主任汇报工作。”
  
  赵四提着那个装满了上海礼物的旅行袋,在路口与同事们道别,转身汇入了北京胡同的人流中。
  
  离家的这几日,心里总惦记着娘和妮儿。
  
  推开小院那扇熟悉的木门,正在院子里收晾晒衣服的赵四他娘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了笑容:“四儿?回来了!”
  
  “哥!”妮儿像只小燕子似的从屋里跑出来,扑到跟前,眼巴巴地望着他手里的包。
  
  “回来了,娘。”赵四笑着,将旅行袋放在院里的石桌上,“妮儿,别急,都有。”
  
  他先从里面拿出那条咖啡色的羊毛围巾,递给母亲:“娘,上海买的,天冷了就围上,暖和。”
  
  赵四娘接过围巾,用手摩挲着厚实柔软的羊毛,眼里是掩不住的欢喜,嘴上却念叨:“又乱花钱……这得多少票啊……”
  
  “不要票,侨汇商品,用攒的津贴买的。”赵四早已想好说辞。
  
  他又拿出那个铁皮青蛙,上了几下发条,放在地上,青蛙立刻咔哒咔哒地蹦跳起来。
  
  妮儿惊喜地叫出声,蹲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小手想摸又不敢摸。
  
  “给你的,还有绸带,饼干。”赵四把彩色的绸带和那盒印着各种小动物的饼干塞到妹妹怀里。
  
  妮儿抱着礼物,小脸兴奋得通红,看看青蛙,又看看饼干,最后一把抱住赵四的腿:“哥!你最好了!”
  
  看着母亲围着新围巾、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看着妹妹欢天喜地的样子,赵四觉得这一路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家的温暖,具体而微,就是家人脸上因为这小小礼物而绽放的光彩。
  
  晚饭后,赵四找了个借口出门,说去还王工一本技术资料。他怀里揣着那个包着金笔和香脂的小包,径直往职工医院家属院走去。
  
  敲开苏家的门,是苏婉清。她穿着一件家常的棉袄,看到赵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漾开浅浅的笑意:“赵四?你回来了。”
  
  “嗯,下午刚到的。”赵四将小包递过去,语气尽量平常,“去上海出差,带了点小东西,不值什么,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苏婉清接过,打开一看,是一支精致的英雄金笔和一小盒桂花香脂。
  
  她拿起金笔,指尖感受着笔杆的温润,又打开香脂盒,清甜的桂花香气淡淡散开。
  
  她抬起头,灯光下,脸颊微红,眼眸亮晶晶的,声音轻柔:“谢谢你,赵四。这……太破费了。笔很漂亮,香脂也很好闻。”
  
  “你喜欢就好。”赵四看着她脸上那抹难得的羞怯和欣喜,心里也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两人站在门口,一时无话,却有种无声的暖流在悄然传递。
  
  赵四没多停留,简单说了两句便告辞了。转身离开时,他能感觉到背后那道温柔的目光一直送着他。
  
  第二天上午,技术革新办公室的小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周主任亲自听取了王工和赵四关于江南造船厂之行的汇报,特别是赵四解决疑难故障的过程。
  
  “好!干得漂亮!”周主任用力拍了一下桌子,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赏,“赵四同志,这次你可是给咱们部里,给咱们革办涨了脸了!连工业部的领导都打电话来问了情况,表扬我们反应迅速,技术过硬!”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提高了几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技术革新办公室,不仅要闭门造车,更要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痛点、难点!赵四同志这次的经验,非常宝贵!”
  
  周主任当场宣布:“部里已经决定,将《手册》的编写,列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由王工总负责,赵四同志作为核心骨干,全力参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