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定亲 (第2/2页)
饭菜比上次更丰盛些,除了那条鱼,还多了个肉菜和一个炒鸡蛋,显然是下了本钱。
妮儿吃的不亦乐乎。
席间,气氛更加轻松,话题也多了起来,聊起了家常,聊起了最近天气,避开了敏感的工作内容。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赵四一家和王主任便起身告辞。
张氏带着妮儿和王主任准备回胡同,赵四则是准备直接回单位。
苏家父母送到门口,苏母拉着张氏的手:“赵家嫂子,以后常来走动。”
“一定一定。”张氏连连点头。
苏婉清送赵四到楼下。夜色中,两人一时无言。
“那……我回去了。”赵四开口。
“嗯。”苏婉清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到赵四手里,“给你织的,冬天出门戴着暖和。”
赵四接过来,借着楼道里透出的光,看清是一条灰色的毛线围巾,针脚细密。
“谢谢。”他将围巾握在手里,感觉柔软的绒毛蹭着掌心。
“快回去吧,阿姨等着呢。”苏婉清轻声说,转身快步上了楼。
回到宿舍,王永革和陈继业立刻围了上来。
“四哥,怎么样?顺利吧?”
“苏医生家没为难吧?”
“很顺利。”赵四脸上带着一丝轻松,将那条灰色围巾仔细折好,放在枕边。
“那就好!这下心里踏实了吧?”王永革用力拍了他一下,“啥时候办事?兄弟们可都等着喝喜酒呢!”
“年景不好,等工作稳定些再说。”赵四道,“眼下事情多,西北那边还等着。”
提到工作,几人的表情都严肃了些。
王永革挠挠头:“也是,那帮老毛子的挖掘机图纸看得人头大。”
陈继业拿出笔记本:“我初步核对了一下,发现三处疑似故意标注错误的尺寸,还有一处结构强度可能不足,需要重新计算验证。”
“明天开会,重点讨论这个。”赵四点点头,“西北的任务也不能再拖了,得尽快拿出个方案。”
第二天,研究中心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技术讨论会,议题就是苏联中型挖掘机的国产化图纸问题。
赵四主持,王永革、陈继业和几名新来的技术干事参加。
陈继业拿出计算数据和对比图纸:“根据力学模型校核,以及搜集到的同类型设备故障案例,这三处尺寸确实存在疑点。我认为,可以在保证安全裕度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修改。”
大家热烈讨论国产化的技术实施方案,赵四没有急着发表意见。
他等声音稍歇,才开口:“国产化的目的,不是简单复制,而是要吃透技术,造出适合我们国情、能用好用的设备。”
“苏联图纸是重要参考,但不是圣经,不能抱着苏联原图纸奉为圭臬。”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投影图纸上画了几个圈。“陈工提出的这几处疑点,成立。”
“成立攻关小组,王永革牵头,陈继业技术负责,一周内,完成对这三处结构的重新核算和试验方案设计。”
“需要材料,我去协调;需要厂子配合,打报告我来批。”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会场安静下来。
“那……要是改错了?”有技术员有些犹豫。
“责任我担。”赵四看向他,“但前提是,我们的计算和试验必须扎实,每一步都有据可查。”
会议结束,任务分配下去。王永革摩拳擦掌,带着人扎进了资料堆和计算尺里。陈继业则开始起草详细的试验流程。
赵四回到办公室,桌上放着西北项目的最新简报。他拿起电话,要通了后勤保障处的线路。
“老李,我赵四。对,研究中心。需要一批特种钢材,清单我让人马上送过去……对,急用,国产化项目卡在这了。想想办法,优先调拨。”
放下电话,他揉了揉眉心。国产化的硬骨头要啃,西北的紧急任务也要排上日程。
他翻开西北项目的保密文件,开始仔细研究那份关于“特种车辆动力包”改装的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