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份改变格局的“白皮书” (第2/2页)
第四天清晨,初稿终于完成。稿纸堆起来有半尺高。赵四将其整理好,装订成册。封面上,他郑重地写下了标题。
《关于系统性提升我国工业基础能力及开展前沿技术预研的若干构想》。
他看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知道这已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报告,更是一份战略倡议书,一份对未来工业发展路径的系统性思考。
他没有立刻去找周主任,而是先找到了王永革和陈继业。
“永革,继业,你们帮我看看这个。”赵四将厚厚的文件递给他们,“从你们最熟悉的领域看,挑挑毛病,看看有没有脱离实际、想当然的地方。”
王永革和陈继业疑惑地接过,翻开看了几页,脸色就渐渐变了。他们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投入。
这里面提到的许多问题,他们甚至闻所未闻,但其分析和规划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他们平时的思考范畴。
“四哥…这…这都是你写的?”王永革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撼,“这格局…太大了!”
陈继业推了推眼镜,手指有些颤抖地指着关于数控系统和精度标准的部分:“赵主任,这里面的几个观点和数据,一针见血!”
“尤其是对现行苏式精度标准不适配高速高精加工的分析,太精准了!您是怎么想到的?”
赵四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整体思路,有没有问题?可行性方面呢?”
陈继业深吸一口气:“虽然有些我不理解,但思路绝对正确!直指要害!可行性…确实很难,需要调动难以想象的资源,打破现有的部门壁垒。”
“但是,如果真能按这个方向走,哪怕只实现其中两三成,对国家的价值都不可估量!”
王永革也重重一拍大腿:“没错!四哥,干吧!这玩意儿要是能成,比咱们修好一百台机床都管用!”
得到了两位最得力伙伴的初步认可,赵四心中更有底了。他根据他们提出的一些细节意见,又花了大半天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润色。
最终,他拿着这份凝聚了系统智慧、自身经验和团队校验的《构想》,再次走进了周主任的办公室。
周主任看到那份厚得像块砖头一样的文件,以及赵四虽然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神,心中已然明白了七八分。
他没有多说,接过文件,指了指沙发:“你先坐,我看看。”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周主任看得很慢,很仔细,时而凝眉思索,时而微微颔首,时而又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主任终于翻过了最后一页,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长时间没有说话。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然后停在窗前,望着外面渐起的灯火。
良久,他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赵四,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难以掩饰的激动。
“赵明啊赵明…你这哪里是一份技术构想…你这分明是一份…工业强国的蓝图啊!”
他走回办公桌,手指重重地点在文件封面上:“这里面的东西,眼光太远了,胆子也太大了!但是…说得都对!看得真准!这才是真正治本的路子!”
周主任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这东西,放在我这里,最多也就是个了不起的想法。它必须让该看到的人看到!”
他小心地将文件收好,锁进自己的抽屉里,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这件事,你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等我消息。”
赵四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份被称为“白皮书”的构想,已经迈出了改变格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