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 第142章 团队组建与“土法上马”

第142章 团队组建与“土法上马”

第142章 团队组建与“土法上马” (第1/2页)

王永革和陈继业被早早叫来,两人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那几件从未见过的“小玩意儿”,脸上写满了惊奇与困惑。
  
  “四哥,这……这就是给五轴平台找的‘大脑’?”
  
  王永壮拿起那个逻辑门电路盒,对着灯光仔细看里面米粒大小的晶体管和细如发丝的电阻。
  
  “就这么个小东西,能比一柜子继电器还管用?”
  
  陈继业则更关注图纸上的系统框图,手指顺着信号流向移动,眉头紧锁:“指令译码、插补运算……”
  
  “赵主任,这套思路确实比继电器控制先进太多,可这对元器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要求极高,咱们国内的晶体管,怕是……”
  
  赵四早有准备。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指令编码器实验板,拨动上面几排小巧的开关。
  
  “看好了,”
  
  他说着,将开关拨到某个组合,对应的几个发光二极管亮起,“这表示,‘X轴正向移动,距离10个单位’。”
  
  他又换了一种拨法,二极管亮灭组合随之改变,“这是‘主轴启动,转速设定500’。”
  
  他连续演示了几个基本指令,王永革和陈继业的目光从疑惑渐渐变成了然。
  
  “我明白了!”陈继业猛地一拍大腿。
  
  “就像电报码!用不同的开关组合代表不同的命令!”
  
  “这比继电器那边接一坨线要清楚多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
  
  赵四放下实验板,“但这只是最基础的输入。”
  
  “关键是如何让机器读懂这些‘电报码’,并准确执行。”
  
  他指着图纸上的核心部分,“这就需要这些逻辑门电路,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规则,进行判断和计算,最终输出信号去驱动电机。”
  
  他拿起那个装着基本门电路的样品盒,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
  
  “比如这个‘与门’,只有两个输入都通电,它才输出信号。”
  
  “这个‘或门’,只要有一个输入通电,它就输出。”
  
  “我们可以用这些基本的‘逻辑砖块’,搭建出能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的‘房子’。”
  
  王永革挠挠头:“听起来还是有点玄乎,不过……四哥你说能干,咱就干!”
  
  “需要咱们机械这边做什么?”
  
  “第一步,改造接口。”
  
  赵四铺开五轴平台的机械图纸,“现有的伺服电机驱动部分要保留,但控制信号接入点要改。”
  
  “我们需要把新的控制板卡输出的弱电信号,安全、可靠地连接到驱动柜上。”
  
  “永革,你带人负责这部分机械接口的改造和线路铺设,务必保证屏蔽和接地,防止干扰。”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永革挺起胸膛。
  
  “继业,你负责协调电气安装和后续的联合调试。”
  
  “控制柜的位置、散热、电源供应,这些都要规划好。”赵四又看向陈继业。
  
  “是,赵主任!”
  
  “但这核心的控制板卡,”赵四语气凝重起来,“靠我们现有的电工技术是做不出来的。”
  
  “这需要微电子学组的同志们攻坚。”
  
  上午九点,一间临时布置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除了王永革、陈继业,还有被紧急召来的北京和上海微电子学组的负责人。
  
  北京组的负责人是位姓钱的老研究员,戴着深度眼镜,头发花白,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半导体技术的专家。
  
  上海组的负责人则年轻些,姓孙,三十多岁,干劲十足,但眉宇间带着长期熬夜的疲惫。
  
  赵四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他将草案的核心部分投影到墙上,再次用“电报码”和“逻辑砖块”的比喻解释了硬线数控的基本原理。
  
  然后,他拿出了那份工艺要求清单。
  
  “……所以,我们需要制造这样一块核心控制板。”
  
  赵四指着图纸上标注了密密麻麻元件的PCB板图,“上面要集成近百个晶体管,数百个电阻电容,线宽要求0.3毫米,误差不能超过百分之十。”
  
  “所有焊点必须牢固可靠,能经受住车间里的振动和温度变化。”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钱老研究员扶了扶眼镜,声音有些干涩:“赵组长,你的思路很超前,理论上完全可行。”
  
  “但是,0.3毫米的线宽,还要保证良品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