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广交会的任务 (第1/2页)
五轴平台的机械精度优化和硬线数控系统的稳定性测试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陈继业带领的团队正日夜不停地收集数据、调整参数,王永革则负责落实每一项机械改进措施。
赵四坐镇统筹,进度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
这天上午,赵四正在办公室审核微电子学组送来的最新一批控制板卡的测试报告,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
是周主任亲自打来的。
“小赵,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重要任务。”周主任的语气严肃而急切。
赵四放下报告,立刻赶了过去。
推开周主任办公室的门,发现李副部长也在,两人面色凝重地看着桌上的一份文件。
“小赵,坐。”
周主任指了指沙发,将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
“部里刚接到上级紧急通知。今年秋季的广交会,意义非同一般。”
“为了打破经济和技术封锁,为国家争取宝贵的外汇,上级决定首次组织‘中国机械’专题展团,集中展示我国机械工业的最新成果。”
“部里经过研究,决定由你担任这个展团的技术总负责人,全面负责展品的遴选、技术审核和布展设计工作。”
赵四心中一震。
广交会!
他知道这个平台的重要性,这是新中国对外展示建设成就、换取外汇和急需物资的最重要窗口。
将“中国机械”的整体形象托付给他,这份信任沉甸甸的,但压力也前所未有。
李副部长补充道:“赵明同志,这次任务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都非常重大。”
“展品必须能真正代表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要能拿得出手,经得起看,更要能吸引外商,拿到订单!”
“这是硬仗,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请部长、主任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赵四毫不犹豫地立下军令状。
他知道,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声誉和实际利益的战斗。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赵四立刻感到了千钧重压。
他铺开稿纸,开始列清单。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不行,太敏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涉及国防机密,绝不能展示。
硬线数控系统本身?过于抽象,外商难以直观理解。
那么,最能体现实力又相对安全的,就是利用这些尖端技术制造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度基础零部件和民用产品。
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合作单位:
哈尔滨齿轮厂的高精度齿轮,那是用“母机”技术提升的成果;
上海手表厂的第三代“上海”牌手表,其精密夹板得益于那台桌面级坐标镗床;
还有利用新型涂层刀具和优化工艺加工的各类金属样板、标准件……
思路逐渐清晰。
他要打造的,不是一个炫耀单项技术的舞台,而是一个集中展示中国工业体系在“精度、可靠性、一致性”上整体进步的窗口。
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说话,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现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和性价比优势。
他立刻让通讯员通知王永革、陈继业,以及相关协作单位的负责人下午开会。
同时,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进行了每日的签到。
此刻,他迫切需要一些能帮助他做出最佳选择的指引。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1962年度国际主流工业基础件(轴承、齿轮、紧固件)性能参数与市场价格调研报告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