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鱼儿上钩的声音 (第1/2页)
被人当另类的感觉当然不好受。
但想到那三十万奖金,苏轻言就坚定答复道,“没来错,我就是来菜市场卖牛排。”
豆腐阿姨欲言又止,最终被客人打断。
“来两块豆腐。”
“好嘞。”
那个客人也注意到了旁边的牛排摊,忍不住嗤了一声,“这年头居然有人来菜市场卖牛排,脑子锈透了吧?”
苏轻言不搭理那个人,她肚子也咕咕叫了,于是拿出一份牛排开始煎制起来。
总得弄出香味,才有可能吸引来客户。
高端的食材偶尔也需要复杂的烹饪方式,比如煎牛排。
至少3厘米厚度的牛排静静躺在盘子里,锅烧到微微冒烟,放入橄榄油均匀摊开,加入牛排,撒入黑胡椒,海盐,白兰地,牛排被煎得滋滋作响,小心翻面,三十秒就能看到美妙的焦褐色。
来点大蒜调味,每分钟翻一次面能让颜色更均匀,这个时候来点黄油与迷迭香,让黄油、大蒜和迷迭香与牛排充分接触,关火,把牛排夹出来,放置盘子里静置几分钟,从中间切开,五分熟的牛排中心为粉红色,肉质鲜嫩多汁,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享受,口感松软,回味无穷。
“卧槽,哪里来的香味,刺激得我都流口水了!”
人群中终于传来了鱼儿上钩的声音。
苏轻言并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品尝着眼前的美食,她也确实饿了。
她这样旁若无人一口一口的吃着,跟吃播有什么区别?
看吃播人咀嚼、咽下,甚至享受食物带来的快感时,看客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同步”这种感觉,这也是吃播的魅力所在。
被香味留住脚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很快就发现香味来源地。
“菜市场门口居然有人卖牛排?真是活久见啊。”
“看着很好吃的样子,真想吃一口啊。”
“牛排多少钱一份?”
有人忍不住问了。
顾客问话,苏轻言当然要回答,“一份牛排300块。”
优质牛肉,原切工艺,进口牛排,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留了牛肉最原始的风味和营养。
重点问题是这个价格不是她规定,都是系统统一定价。
果然客户炸了——
“你一个摆摊的,还是在菜市场这样的地方摆摊,怎么敢卖得比餐厅还贵?”
“300块,你怎么不去抢?”
“吃了这个牛排能长命百岁吗?”
苏轻言不回答,只是不紧不慢的吃,跟客户争辩这种问题没有意义。
大多数顾客被价格吓跑了,300块一份的牛排,他们还不如去高级餐厅吃,还能享受环境。
这是什么地方?菜市场!
有人嘲讽,当然也有人实在经不住牛排的诱惑以及猎奇的心理,觉得贵有贵的道理,忍不住想试试。
其中就有一对情侣,男的叫周浩,有一份体面工作,女朋友是大学生,叫李然,情侣之间难免会追求一些浪漫。
比如上周他们去西餐厅吃牛排了,四百块钱一份,价格贵上天,结果味道一般,这让他们心中耿耿于怀。
今天又看到这么贵的牛排,心中第一反应自然是排斥的,但吃不到好牛排的那份不甘一直环绕心头,加上眼前的牛排实在是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