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 >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

第七十章 新郑风起 (第1/2页)

次日清晨,在新郑城安顿下来的李胜,并未急于立刻大刀阔斧地推行变革。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懂,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他同样知道,尤其是在韩国故地这样形势复杂的地方,一个操作不好,说不定会给墨家带来负面影响。
  
  在墨家政长石的协助下,他首先花费了数日时间,深入新郑市井乡中,细致地考察民情,与当地的墨家弟子,普通百姓,甚至一些底层秦吏进行交谈。
  
  他所见到的,是一个处于剧烈转型阵痛期的社会。
  
  秦法以雷霆万钧之势取代了旧韩的律令,其严密和高效确实带来了秩序,但也因其严厉和在某些方面的不近人情,使得许多适应了旧有生活方式的庶民倍感压力。
  
  韩国旧贵族的势力虽被剪除大半,但其盘根错节的影响仍在,尤其是对土地,商业和一些地下产业的暗中操控并未完全停止。
  
  百姓们既畏惧秦法的严苛,又对过去韩国贵族横征暴敛,吏治腐败心有余悸,普遍处于一种迷茫和观望的状态。
  
  “秦法虽好,但动不动就砍手砍脚,罚做刑徒,实在是让人提心吊胆啊。”
  
  一位老农这样对李胜抱怨。
  
  “以前的贵族老爷欺压我们,现在的秦吏倒是不贪了,可一点情面都不讲,交不上税赋就得抓去服劳役,这日子…”
  
  一个小商户叹息道。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乱世用重典!没有秦法,这新郑城哪能这么快就安定下来?至少现在敢出门了,也没那么多贵族子弟当街纵马伤人、盗匪横行的事情了!”
  
  新郑当年被韩国吞并前夕,烧杀抢掠之事常有发生,城未破,城内早就乱成一团糟了。
  
  李胜仔细地听着,记录着,分析着。
  
  他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秦法的推行过于刚性,缺乏缓冲和变通,而墨家“兼爱”、“非攻”、“节用”等理念,恰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刚性,为其注入一丝温度和灵活性。
  
  他与石以及几位当地的墨家骨干进行了多次商议,最终联合治理新郑的秦吏召开了一次会议。
  
  “巨子希望我们找到一条融合之路,”
  
  李胜看着会议上的众人,这里不仅有墨家弟子,还有法家弟子,他们都是秦国治理新郑的官员队伍中的一员。
  
  他在会议上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我们墨家并非是来阻拦各位实行秦法的,而是如何在秦法的框架内,更好地践行我墨家之道,切实减轻百姓负担,解决他们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几件具体的事情入手。”
  
  他们选定了几个试点方向。
  
  一是利用墨家的组织和技术优势,帮助农民改进农具,兴修小型水利,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秦法严格的赋税要求。
  
  二是在城中设立调解之所,由墨家弟子中有威望者出面,对于一些民间细故纠纷,尝试在诉诸严苛秦法之前进行调解化解,既维护秩序,又保留人情。
  
  三是组织墨家弟子中的医者,定期为贫苦百姓提供义诊……
  
  这些举措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与秦法的直接冲突,也避开了与法家弟子争夺权力,而是在其框架下进行补充和润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