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戈壁暗流 (第1/2页)
休整了约莫两个月,身体的暗伤和精神的疲惫才算是基本恢复。哀牢山的经历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但南宫朔带来的那份加密文件,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散了我们短暂的安宁。
“‘归墟’的触角,伸得比我们想的还要长,还要远。”南宫朔将新的情报摊在桌上,那是一张更加详尽的西北戈壁区域地图,上面标注了几个红点,“戈壁深处的这个异常点,能量波动模式与哀牢山早期极其相似,但更加隐蔽,像是……在刻意模仿自然的地磁扰动。”
他调出几张模糊的卫星图片,指向一片广袤的、被称为“黑石山”的无人区:“那支消失的考古队,最后传回的信号源就在这附近。而且,近期有几个活跃在国际黑市上的文物贩子,也在暗中打听通往黑石山的路线,他们要找的东西,据说是一面‘能照见幽冥’的古代铜镜。”
“照见幽冥?”赵大雷嗤笑一声,“又是这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不要大意。”林筱轻声开口,她最近话少,但每次开口都一针见血,“哀牢山的教训还不够吗?他们追求的东西,往往超乎常理,却又真实存在,并且危险。”
我点了点头,手指拂过地图上那片代表着死亡与未知的那个区域。体内,《灵武天书》的感应依旧微弱,但对那个方向的警惕却挥之不去。“准备一下,我们去戈壁。”
这一次的准备更加充分。针对戈壁极端的环境——昼夜温差、缺水、沙暴,我们采购了专业的防护装备、大量的饮水和高能量食物,以及一辆经过改装的、性能强悍的越野车。南宫朔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几份关于黑石山区域的地质勘探报告和几十年前的一些模糊的民间传说记录。
几天后,我们驾驶着满载物资的越野车,驶离了城市,一头扎进了茫茫西北戈壁。
窗外是无垠的土黄与灰褐,天空高远得令人心悸。灼热的风卷着沙粒拍打着车窗,发出单调的沙沙声。与西南山林的潮湿闷热截然不同,这里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禁区——干燥、暴烈,充满着一种赤裸裸的、原始的苍茫。
根据地图和南宫朔的导航,我们朝着黑石山的方向一路向西。起初还能偶尔看到零星的耐旱植物和动物的踪迹,越往里走,生机便愈发稀薄,最后只剩下连绵的沙丘、戈壁滩和嶙峋的怪石。
连续行驶了三天,我们抵达了地图上标记的、距离黑石山最近的一个补给点——一个几乎被风沙掩埋、只有几户牧民和一个小加油站的小镇。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补给,并试图打听消息。
小镇的居民对外来人保持着警惕和漠然。提到黑石山,老人们只是摇头,用生硬的汉语重复着“进去就出不来”、“有魔鬼的风”之类的话。只有一个常年在附近跑运输的卡车司机,在收了赵大雷递过去的一条好烟后,才压低声音说:“前阵子是有几辆外地车往那边去了,看着不像搞研究的,凶得很。后来……就没见出来。”
这更加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离开小镇,前方的路况愈发恶劣,几乎不能称之为路。我们依靠着越野车的性能和南宫朔的定位技术,在戈壁滩上艰难跋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