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蜜蜡破算法与数据暗战 (第1/2页)
林薇的指尖刚点下“全球非遗认证”系统的“提交”键,屏幕就弹出“待审核”的灰色提示框——这已经是第五天了。首批500份认证申请,从欧洲陶瓮订单到土耳其枣木燃料,没有一份显示“审核中”,全是冰冷的“待审核”。“不对劲。”张远盯着后台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跳出一串红色代码:“这是歧视算法!所有带‘基地’‘传统’关键词的申请,都会被自动归类到‘永久待审核’!”
基地外的货车鸣笛声此起彼伏。10辆满载传统陶瓮的货车停在门口,司机师傅拍着车厢:“欧洲客户说没非遗认证,不让卸货!这一车货值20万,再拖下去要赔违约金了!”农户们围在货车旁,手里攥着刚烧制好的陶瓮,瓮身上的“活指纹”清晰可见,却换不来一张进入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超仿燃料又出事了!”汉斯的越洋电话带着电流杂音,背景音里是陶窑碎裂的巨响:“5家欧洲高端陶窑用了启星的第五代超仿燃料,烧的陶瓮全裂了!他们还反过来告咱们,说‘传统燃料技术落后,连累仿品出问题’!”电脑屏幕上,启星的通稿已经刷屏——“传统手作技术缺陷,导致超仿燃料失效”,#中国传统手作拖垮行业话题播放量超10亿。
王大姐抱着基因库的监测报告冲进办公室,纸页被汗水浸得发皱:“启星的黑客正在攻击基因库!已经突破了三道防火墙,再拦不住,所有原生枣木基因序列都会被偷走,还会被植入销毁病毒!”张远的电脑屏幕突然黑屏,再亮起时,背景变成了启星的logo,一行白色大字跳出来:“24小时内停止全球传统手作检测联盟,否则销毁所有数据”。
联盟群里的消息像雪片一样刷屏。山西染坊发了张“启星非遗认证证书”的照片:“跟着启星,三天就拿到认证,陶瓮卖进了巴黎高端商场”;河北竹编跟着转发,配文“别扛了,传统手作没认证,根本活不下去”;土耳其陶窑作坊发来“退出联盟”的私信:“高端市场进不去,只能用启星的仿品燃料,至少能保住低端订单”。
“活不下去?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是靠认证活的!”婆婆突然从老陶窑里抱出个布满裂纹的黑陶盒,盒子上的“蜜蜡封印”已经泛黄,“你爷爷1918年在战乱里,就是靠蜜蜡保存的陶土配方,才没让手艺断了根!这里面有‘蜜蜡鉴真法’,能破所有仿品,也能破算法!”
林薇小心地打开陶盒,里面是张用蜜蜡封边的牛皮纸,纸上用毛笔写着:“蜜蜡遇真陶土显金纹,遇仿品显白纹;将蜜蜡丸嵌进认证申请材料,可标记真手作特征,破虚假分类”,落款日期是“1918年6月15日”,旁边画着蜜蜡丸制作、嵌料的示意图,连“蜜蜡要选枣花蜜蜡”都标得清清楚楚。
半小时后,基地的空地上摆满了蜜蜡和陶土。婆婆的老邻居、学员的家人,甚至之前犹豫的联盟品牌,都带着工具来帮忙。“林总,咱们信你!”老秦举着刚做好的蜜蜡丸,丸芯里嵌着传统陶土粉末,“我用你婆婆的法子试了,蜜蜡丸贴在仿品上显白纹,贴在真陶瓮上显金纹,这是最好的证据!”
婆婆坐在陶窑旁,教大家熬制枣花蜜蜡:“按笔记来,蜜蜡要熬到冒金泡,才能嵌陶土粉末!”她的手背被蜡油烫出红泡,小糯米赶紧找创可贴帮她贴上,还在创可贴画了个小蜜蜡丸:“奶奶,蜜蜡宝宝会保护你”。老人笑着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将陶土粉末嵌进蜜蜡丸,蜡油滴在两人手上,结成淡黄色的痂,孩子却笑着说“这是真手作的印记”。
就在这时,一辆白色轿车停在基地门口,启星非遗认证机构的技术员马克从车上下来,手里抱着个硬盘:“林总,我是马克!这是歧视算法的破解程序,还有启星超仿燃料的检测数据!”他的手里攥着块传统陶瓮碎片,碎片上的蜜蜡丸显着金纹:“我爷爷是德国传统陶艺人,他说‘手艺的温度,不是算法能抹掉的’,我不能帮着启星毁了传统手作!”
张远立刻用破解程序修改认证系统,电脑旁的草莓味咖啡罐堆了25个,罐底沾着没冲开的粉末,他的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却一刻也不敢停。“成了!”他指着屏幕,原本“待审核”的申请全变成了“审核通过”,“马克的程序把‘传统’关键词标记成了‘优质手作’,算法失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