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铜针辨纹与测温突围 (第2/2页)
小糯米的“槐纤维防伪”也派上了用场。她把槐木纤维嵌进剪纸里,贴在陶瓮上:“大家看,铜针划过后显绿的是真瓮!”农户们围着陶瓮,看到铜针划过剪纸显淡绿,都欢呼起来:“咱们的真瓮连铜针都认!”她的“铜针辨纹小视频”在海外爆火,#小糯米的铜针小课堂话题登上60国热搜,80亿网友留言“支持中国传统手作”,欧洲客户主动联系汉斯,要求“派代表来基地监督重烧”。
三天后,好消息接连传来——5吨污染槐木灰被筛选清除,用铜针测温烧的第一批陶瓮显满真窑变纹,20000套重做订单开始生产;李伟提供的内幕文件,让欧盟反垄断机构调查启星测温设备垄断,要求恢复老火钳生产;张远研发的“超仿碎末检测仪”免费发放给联盟,土耳其槐木种植园恢复供货;山西染坊、河北竹编等6家品牌发现“启星智能测温仪会篡改数据”,愤怒撕毁协议,带着“启星威胁录音”回归,还联合基地发起“全球传统手作测温联盟”,50家国际铜匠铺、40家火钳厂主动加入,共同建设“自主测温工具工坊”;法院因“槐木灰使用是传统手艺,非启星专利”,驳回专利诉讼,45家欧洲小陶窑重新开窑。
基地的测温工具工坊里,热闹得像过节——婆婆在镜头前教大家做铜测温针,磨火钳;小糯米举着“槐纤维防伪剪纸”,对着镜头喊“真瓮铜针显淡绿”;张远在调试“测温工具检测系统”,屏幕上是来自35国的工具订单提醒;汉斯通过视频连线,在欧洲展示基地用铜针测的陶瓮,笑着说“这就是传统手作的温度,不靠智能仪,靠老铜针”;老秦被农户围着,听他讲“怎么用铜针辨纹、帮着重烧陶瓮”。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洒下来,落在刚做好的铜测温针上,针尾的玉石闪着淡绿,暖得像春天。
好景没持续多久。周日下午,林薇刚收到“全球传统手作测温联盟”的首批1000根铜针订单,王大姐就跑进来,脸色惨白:“启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陶土矿物质供应商’!陶土里的铁、钾矿物质,80%都从那买,他们说明年起非合作品牌要么花200倍价买,要么就没矿物质!”
汉斯的紧急电话也来了:“启星在海外申请‘传统手作铜针测温方法专利’!把你婆婆的老法子改名叫‘古法测温技术’,要收专利费!50家欧洲小陶窑已经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说‘用铜针测温就是侵权’!”
张远拿着一份匿名快递跑进来,里面是“启星与矿物质供应商的合**议”:“他们要在矿物质里加‘褪色剂’,咱们的陶土烧出的窑变纹,3个月后会自动掉色,到时候客户全要退货!还计划在咱们的陶土矿里‘埋超仿矿物质’,让真陶土也烧不出真纹!”
林薇站在铜针旁,看着小糯米贴在针上的“槐纤维剪纸”,突然觉得一阵寒意。她知道,启星的终极矿物质-专利绞杀来了——从矿物质垄断到铜针专利,从褪色剂投毒到原料污染,他们想彻底掐断传统手作的窑变纹根基。
但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她拿起手机,在“全球传统手作测温联盟”的群里发了条消息:“启星想垄断矿物质、偷铜针专利、投毒污染,咱们就联合找替代矿物质、告专利无效、查褪色剂!明天上午9点,基地开矿物质守护会,想一起扛的,来。”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看到远处的路上,有辆印着“启星矿物质”的卡车驶过,车厢里装满了陶土矿物质,车身上贴着“启星专属陶土原料”的标签。林薇握紧了婆婆递来的1895年铜测温针(针身刻着刻度,玉石闪着淡绿),指尖触到小糯米剪纸的槐纤维——只要传统测温工具还在,只要匠心还在,只要全球守艺人还在,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是她不知道,启星已经偷偷在基地刚采购的10吨陶土矿物质里加了“褪色剂”,这批陶土烧的陶瓮,窑变纹会在3个月后掉色,而基地刚用这批矿物质装好了10座窑,等着烧欧洲客户订的50000套陶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