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算盘:商业帝国 > 资本的回头草

资本的回头草

资本的回头草 (第2/2页)

“需要采取行动吗?“助理问道,“他们在挖我们看不上的边缘市场。“
  
  苏明远走到酒柜前,重新斟了杯威士忌:“你看过他们的技术方案吗?“
  
  “粗略看过。用的都是成熟技术,但组合方式很独特,特别注重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
  
  “这就是问题所在。“苏明远轻轻摇晃酒杯,“我们追求的是平台化、生态化,他们在做的却是深度垂直。就像......“
  
  他停顿片刻,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就像我们建的是购物中心,他们开的是专业诊所。看似不在一个赛道,但总有一天,病人会发现诊所比商场更懂治病。“
  
  助理若有所悟:“您的意思是......“
  
  “工业互联网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平台有多华丽,而在于能否解决实际的工业问题。“苏明远走到智能白板前,画出一个坐标图,“我们在横向上扩张,他们在纵向上深耕。短期内相安无事,长期看......“
  
  他在纵坐标的顶端画了一个醒目的红点:“他们会成为我们生态中最难啃的骨头。“
  
  深夜的办公室里,苏明远独自翻阅着旭日科技的技术文档。
  
  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某个矿山项目的测试报告中,旭日科技的团队记录了连续72小时不间断的现场调试,解决了连设备原厂都束手无策的通信干扰问题。
  
  这种执着,让他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刚入行时,在工厂车间里通宵调试设备的日子。
  
  电话响起,是他在德国的老朋友,西门子的一位高管:“明远,听说你们中国有家小公司在工业通信领域做得很出色?“
  
  “消息传得真快。“苏明远轻笑。
  
  “工业圈很小。“对方说,“好产品会自己说话。说真的,如果不是你们通天太强势,我都想投资这家公司了。“
  
  挂掉电话,苏明远走到窗前。黄浦江对岸,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如同一个个曾经的商业帝国。
  
  他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启动'猎隼计划'。目标:旭日科技。“
  
  然后,他给自己倒了第三杯威士忌,对着窗外举杯,仿佛在向某个看不见的对手致意:
  
  “颜旭,你比我想象的聪明。找到了一条最适合你的赛道。“
  
  “但这更意味着,我必须在你长大前,彻底摁死你。“
  
  酒液在杯中荡漾,映照出窗外璀璨的灯火,也映照出一个巨头觉醒时冰冷的决心。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京郊仓库的初夏闷热难当,锈迹斑斑的工业风扇徒劳地搅动着潮湿的空气。颜旭正蹲在地上调试新一批矿山模块,工装后背已被汗水浸透。
  
  “颜总,有访客。“李芸的声音带着些许异样,“是......民生银行的刘行长。“
  
  颜旭手中的万用表探针微微一顿。他记得很清楚,九个月前就是这位刘副行长,在电话里用礼貌而冰冷的声音通知抽贷,差点让旭日科技倒在黎明前。
  
  会客区是用废旧货架隔出来的,刘行长西装革履地坐在折叠椅上,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他面前的简易茶几上,放着一份重新授信的建议书。
  
  “颜总,看来你们转型很成功啊。“刘行长笑呵呵地打开公文包,“总行最近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我们愿意恢复一千五百万的授信额度。“
  
  这时,仓库外又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黑色奔驰停在门口,下来一位穿着休闲西装的中年男子:“请问颜旭总在吗?我是长青资本的赵哲。“狭小的仓库里,冰与火同时降临。
  
  赵哲开门见山:“我们研究过你们在工业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愿意投三千万,占股10%。“
  
  这个估值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相当于给成立不到三年的旭日科技估值三个亿。
  
  “但是,“赵哲从精致的皮质公文包中取出投资条款清单,“需要签订对赌协议。三年内必须完成科创板上市。“
  
  李芸忍不住插话:“科创板上市要求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总营收比例不低于15%,我们......“
  
  “你们完全符合。“赵哲微笑,“我看过你们的数据,研发占比长期保持在25%以上。问题是营收规模——目前还差得很远。“
  
  颜旭始终沉默,手指无意识地在工作台的油污上划着。他注意到刘行长在听到“科创板“三个字时,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如果签了对赌,意味着什么?“颜旭终于开口。
  
  “意味着你们要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冲规模、做利润上。“周教授不知何时出现在货架旁,声音沉重,“我们正在攻关的深海通信项目,可能就得搁置。“
  
  赵哲坦然承认:“资本追求的是效率。上市需要漂亮的数据,而不是某个技术难题的突破。“
  
  谈判陷入僵局时,仓库外传来重型卡车的轰鸣。
  
  北方重工的刘工带着两个年轻人走进来:“颜总,第二批模块什么时候能交付?我们新接了个海外订单,客户特别指定要用你们的通信系统。“
  
  看到仓库里的阵仗,刘工愣了一下,随即对颜旭说:“不管发生什么,先把我们的订单完成。土耳其那个项目,能不能成全靠你们了。“
  
  赵哲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海外订单?“
  
  “是的。“刘工自豪地说,“德国竞争对手没拿下的项目,我们靠旭日的技术拿下了。“
  
  等刘工离开,赵哲立即修改了报价:“估值可以再提高20%,但对赌条款不能变。“
  
  颜旭走到窗前,看着那辆满载模块的货车缓缓驶离。这些产品即将远渡重洋,安装在中国制造的巨型掘进机上,这是多少估值都换不来的成就感。
  
  “我记得很清楚,“颜旭突然说,“九个月前我们发不出工资时,去求过一家投资机构。对方说,工业领域太苦太慢,不适合资本。“
  
  赵哲面不改色:“现在情况不同了。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打开了通道,我们要抓住窗口期。“
  
  “窗口期......“颜旭重复着这个词,目光扫过仓库里正在测试的各类模块,“为了这个窗口期,我们是不是要放弃正在研发的下一代技术?“
  
  财务出身的李芸低声计算着:“如果接受投资,明年我们必须把营收做到两个亿,这意味着要接大量标准化订单,放弃需要长期研发的定制项目。“
  
  刘行长适时插话:“颜总,如果确定要冲刺科创板,我们银行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并购贷款支持。“
  
  冰与火的夹击下,颜旭感到前所未有的撕裂。
  
  理性告诉他,这是旭日科技快速做大的最佳机会。有了这笔投资,他们可以扩建厂房,扩充团队,快速占领市场。
  
  但直觉却在警告,一旦签下对赌,他们就会变成资本的奴隶,放弃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初心。
  
  “给我三天时间考虑。“颜旭最终说道。
  
  送走客人后,仓库里异常安静。李思远忍不住问:“颜总,三个亿的估值......我们真的值这么多吗?“
  
  “现在不值。“颜旭平静地说,“但他们赌的是我们三年后值十个亿,甚至更多。“
  
  周教授长叹一声:“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你快速起飞,也可能让你偏离航线。“
  
  夜幕降临,颜旭独自留在仓库。他打开那台老旧的示波器,看着绿色波形在屏幕上稳定地跳动。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进步,比估值数字更让他感到踏实。
  
  但理性也在提醒他:通天集团正在虎视眈眈,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他们很可能在下一个技术迭代周期中被甩开。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决定旭日科技最终长成什么模样。
  
  赵振业住在后海边上的一座老四合院里,院中的海棠树正值花期,细碎的花瓣飘落在青石板上。颜旭走进院子时,老人正蹲在菜畦边给番茄苗搭架子,裤脚上沾着泥土。
  
  “来得正好。“赵老头也不抬,“帮我把那捆竹竿递过来。“
  
  颜旭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默默蹲在一旁帮忙。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花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看你手上这茧子,“赵老突然说,“还在亲自调试设备?“
  
  “最近少了。“颜旭看着自己指尖的硬茧,“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报表、谈融资。“
  
  老人轻笑一声,继续侍弄着菜苗。直到把最后一株番茄固定好,他才直起身,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给颜旭倒了杯刚沏的龙井。
  
  “说吧,遇到什么难题了。“
  
  颜旭把长青资本的投资要约详细说了一遍。赵老静静听着,不时抿一口茶,直到颜旭说完,才缓缓放下茶杯。
  
  “我问你三个问题。“老人深邃的目光直视颜旭,“第一,没有这笔钱,你会死吗?“
  
  颜旭怔住了。他想起仓库里堆满的订单,想起客户预付的货款,想起团队即使减薪也要留下的决心。
  
  “不会死,“他诚实回答,“但会错过快速发展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赵老的声音平稳如古井,“拿了这笔钱,你会变成你讨厌的林浩天吗?“
  
  这个名字像一根针,刺痛了颜旭的记忆。林浩天,那个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最后却在资本的诱惑下迷失,成了只认数字的商人。
  
  “我......不知道。“颜旭的声音有些干涩。
  
  赵老没有追问,继续抛出第三个问题:“上市是你的目的,还是实现你技术理想的手段?“
  
  这个问题让颜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夕阳西下,院子里拉长了影子。颜旭告辞时,赵老送他到门口,只说了一句:“记住,企业如树,长得太快容易空心。“
  
  回到仓库已是深夜。团队成员都下班了,只有各种测试设备发出轻微的运行声。颜旭从保险柜里取出那架紫檀木算盘,在工作台前坐下。
  
  他先算了一笔“生存账“:按照现有订单和预付款,公司现金流可以支撑18个月。但如果要同时进行深海通信研发,资金只够维持9个月。
  
  接着算“发展账“:接受投资,意味着明年必须实现200%的营收增长。这需要放弃需要长期投入的定制项目,转向可以快速复制的标准化产品。
  
  算珠在他指尖滑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仿佛听到两种声音在耳边交锋:
  
  一个声音说:“抓住机会!这是时代给硬科技企业的窗口期。“
  
  另一个声音警告:“别忘了水电站项目是怎么成功的——靠的是沉下心来解决问题,不是追逐资本游戏。“
  
  他想起下午在赵老院子里看到的番茄苗——那些被竹竿支撑的植株,虽然长得笔直,却失去了自由伸展的可能。
  
  凌晨三点,颜旭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团队正在研发的深海通信模块连接到测试设备,然后打开赵哲发来的投资协议PDF。两个屏幕并排亮着:
  
  左边是精密的信号波形,记录着他们在通信延迟上的每一次微小突破;
  
  右边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规定着对赌失败的股权赎回条款。
  
  他尝试着同时关注两个屏幕,却发现根本做不到——当你盯着资本游戏的规则时,就会错过技术突破的灵光一现。
  
  “我到底想要什么?“他对着空荡荡的仓库自言自语。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科创板敲钟?还是做一个真正的工程师,解决那些困扰工业界的难题?
  
  算珠在他手中发出焦虑的声响。这一刻,他不仅是在为旭日科技做选择,更是在为自己的灵魂寻找归宿。
  
  晨光微露时,颜旭在实验室记录本上写下一行字:
  
  “资本应该是助推器,而不是方向盘。“但他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往往最难坚守。
  
  仓库外传来早班公交车的轰鸣,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颜旭知道,在这个清晨,他必须做出一个可能改变旭日科技命运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关乎商业智慧,更关乎一个技术创业者的初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