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山路求学启新程 (第1/2页)
春天,终于用她温柔却坚定的力量,驱散了鸡鸣岭最后一丝顽固的寒意。山峦褪去了枯黄,换上了新绿,野花星星点点地缀在草丛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复苏的气息。然而,姜家的春天,却与这勃勃生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生活的重担并未因季节更替而减轻分毫。
那个冬天,姜凌霜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皮筋,在断裂的边缘苦苦支撑。她拼尽全力,终于在乡亲们温暖的接济下,凑齐了最后一个学期的学费,得以继续学业。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劈成了两半,一半用来维持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另一半则像饥饿的野兽般扑在书本上。煤油灯下,她的身影常常映在墙上,直至深夜。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机会,是母亲、大哥和整个姜家坳的希望所系。
命运的转折,往往孕育在极致的坚持之中。
初夏的一天,村小的陈老先生顶着烈日,步履蹒跚却又异常急促地来到了姜家。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连那副厚重的老花镜都遮不住他眼中的光彩。
“凌霜!凌霜!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陈老先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几乎是冲进了姜家那低矮的院门。
凌霜正在屋后的小菜园里除草,闻声连忙跑出来,手上还沾着泥巴。凌雪和凌宇也好奇地围了过来。
“陈老师,您怎么了?”凌霜的心莫名地跳得快了起来。
陈老先生将那个信封郑重地递到凌霜面前,声音洪亮:“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凌霜,你考上了!而且是全县第三名!好孩子,你给咱们姜家坳争光了!”
县一中!全县第三名!
这几个字像惊雷一样在凌霜耳边炸响。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颤抖着接过那个沉甸甸的信封。牛皮纸的质感粗糙而坚实,上面清晰地印着“县第一中学”的字样。她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通知书,白纸黑字,确认无误地写着她的名字和“录取”二字,还有那个让她头晕目眩的排名。
一瞬间,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坚持,都化作了汹涌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成功了!她真的做到了!她没有辜负母亲的嘱托,没有辜负大哥的牺牲,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姐!你考上了!”凌雪和凌宇虽然不完全明白县一中意味着什么,但看到姐姐和老师如此激动,也高兴地跳了起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小小的姜家坳。村长姜大伯来了,邻居二婶来了,木匠老何叔来了……破败的姜家院子里,第一次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乡亲。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仿佛这是整个村子的荣耀。姜大伯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霜丫头,放心去读!家里有我们照应着!”
激动过后,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喜悦的泪水还未干透,凌霜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严峻的挑战:县一中在几十里外的县城,这意味着她必须离开家,住校读书。而住校的费用,远比在村小读书要高得多。
她再次拿出那个小账本,和大哥最新寄回的信和汇款单。大哥在信里得知她考上县一中的消息,字里行间充满了激动和自豪,汇款的数额也比平时多了一些,说是他加班加点挣来的。但即便如此,距离支付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第一个月的生活费,仍有不小的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