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影子的重量 (第2/2页)
有一次,物理老师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辩论赛,主题是关于一道开放性物理问题的不同解法。凌霜和陈志远恰好分属对立双方。那是他们第一次进行相对深入的“交锋”。
凌霜的准备极其充分,她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试图证明自己的方案更具普适性。而陈志远则思路开阔,更注重创新和实用性,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被凌霜抓住破绽,但其思维的活跃和知识的广博也令人印象深刻。
辩论过程中,凌霜全神贯注,据理力争,眼神锐利,完全沉浸在学术的较量中。她甚至没有注意到陈志远在反驳她时,眼中偶尔闪过的欣赏之色。辩论结束时,老师表扬了双方,尤其称赞凌霜基础扎实,陈志远思维敏捷。
课后,陈志远罕见地主动走到凌霜座位旁,推了推眼镜,很认真地说:“姜凌霜,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公式变形,很巧妙。我回去再仔细想想。”
凌霜正在整理笔记,闻言抬起头,迎上他坦诚的目光。她的心漏跳了一拍,但脸上依旧是平静无波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嗯,互相学习。”然后便低下头,继续手中的动作,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陈志远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冷淡,站了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凌霜握笔的手指微微收紧。她不是不想交流,而是不敢。她害怕任何超出学习之外的接触,害怕那种因差距而产生的自卑感会不受控制地蔓延。她必须用冷漠筑起一道墙,把自己牢牢地保护在名为“奋斗”的堡垒里。那个优秀的少年,就像天边明亮的星辰,可以仰望,可以借其光指引方向,却遥不可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也拼命发光,哪怕这光,此刻还如此微弱,需要燃烧自己来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