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考场鏖战 (第1/2页)
清晨五点,天光未亮,宿舍窗外还是一片沉寂的深蓝。姜凌霜准时醒来,没有一丝赖床的困倦。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用冷水仔细地洗了脸,刺骨的凉意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朦胧,让大脑变得异常清醒。她换上那件洗得最干净、虽然旧却熨烫平整的格子衬衫,这是她唯一一件看起来稍微体面点的衣服。然后,她将昨晚已经反复检查过无数遍的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等考试用品,再次一一清点,整齐地放入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
她没有去吃食堂准备的所谓“营养餐”,而是拿出姜大伯他们送来的鸡蛋,用开水泡热,慢慢地吃了一个,又喝了一杯温水。食物简单,却让她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踏实和温暖,仿佛汲取了来自姜家坳的力量。
走向考场的路上,校园里已经人头攒动。考生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脸上交织着紧张、焦虑、期待和故作镇定的复杂表情。家长们围在校门口,踮着脚尖,一遍遍地叮嘱着,眼神里是比考生更甚的焦灼。凌霜独自一人,穿过喧闹的人群,步伐沉稳。她没有看向任何人,目光平视前方,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努力将外界的一切干扰屏蔽在外。
考场设在教学楼,气氛肃穆到近乎凝固。入口处,监考老师手持金属探测仪,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位考生。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息和一种无形的压力。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凌霜安静地坐下,将文件袋放在桌角。桌椅有些陈旧,桌面上还有不知哪届学生刻下的痕迹。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试图将那份源自全村期望的巨大压力,转化为专注答题的动力。
第一科,语文。
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一片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夹杂着几声压抑的惊叹或叹息。凌霜迅速浏览全卷,题型熟悉,但阅读材料的深度和作文题的开放性,都预示着这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她摒弃杂念,从最基础的字词音形义开始,稳扎稳打。阅读理解的文章涉及古典文学鉴赏,她调动起全部积累,字斟句酌,努力捕捉字里行间的深意。最关键的作文题终于映入眼帘,题目要求围绕“根”与“远行”谈谈思考。凌霜的心猛地一跳,这个题目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她闭上眼,脑海中瞬间闪过鸡鸣岭的山水、母亲坟头的黄土、大哥南下的背影、乡亲们送行时的目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她没有犹豫,提笔便写,将三年来的艰辛、对故土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化作真挚的文字流淌于笔端。笔尖沙沙,情感真挚,她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这是在决定命运的考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