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未来的亚洲第一人! (第1/2页)
“现在,我宣布,第3届中国游泳冠军赛,正式开幕!”
哗!哗!哗!
随着津市领导的发言,场下30多支代表队的运动员和教练们,全都齐刷刷的鼓起了掌。
冠军赛始于2000年,当时就是为了选拔国内最优秀的游泳人才而设立。
而这个赛事的前身,叫中国游泳竞技大赛,第一届于1952年举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全国性游泳赛事,采取的是省队替个人报名的方式。
但随着国家、各省市对游泳的重视,每个地区都有游泳人才的涌现,才设立了一个以各地区为名次的革新。
……
“下午参加400米自的运动员,先跟主教练一起去检录!”
“其他人,随时待命等候赛检!”
“未成年的,跟好徐教练!”
开幕式结束,张亚栋在那朝身后浙省队的运动员说着。
吴瑾本就站在徐国艺身后,倒是不需要动,其他几个运动员反而聊了起来。
“张指,我们明天比赛的,也要被赛检吗?”
队内的一姐,罗雪鹃在那问道。
“要,这一次的赛检很严格,跟国际接轨,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张亚栋朝罗雪鹃深深的看了眼,罗雪鹃内心一凛,她知道什么缘故了。
五朵金花事件,被老外冠以“近代体育史上最大兴奋剂丑闻”的余波。
直到去年,这次事件中涉及的最后一名运动员才刚刚退役;整个华夏泳坛经历了最屈辱的10年,被国外处处针对,尤其是原本游泳项目压根不如华夏的日韩。
泳协更是换了个遍,训练体系的改革、反兴奋剂机构的筹备,这一届冠军赛就是象征着重新的开始。
90年代国内连反兴奋剂体系都尚未建立,再加上刚刚申奥成功,所以接下来的各种国内赛事,都是采用的最高标准执行。
“教练,每天都要被检测吗?”
吴瑾几个没满18岁的运动员,跟着徐国艺朝着回酒店的大巴车走去。
“对,每天都有可能会被抽检,待会儿你们都要填问卷,写上住宿地址,并且精确到房间号!”
“如果上面给我通知,需在1小时内携带赛事资格证,到指定检查站接受抽检……”
“包括尿液、血液,干血点检测!”
徐国艺朝吴瑾几个交代着。
吴瑾还以为兴奋剂检测是比赛前测的,没想到居然这么繁琐?!
果然这运动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赛检,很烦的!”
一旁的吴朋刚上了车坐好,突然朝吴瑾耸了耸肩,他也未成年,还有一个月才16岁。
不过他去年14岁就已经参加了釜山亚运会,拿到了二金一银,并且打破了400米混合泳的男子亚洲纪录,是浙省队目前的准一哥。
以前他也是跟徐国艺一起练的,勉强算吴瑾的师兄。
“师兄,说说!”
吴瑾凑到了吴朋身旁,两个人是本家,之前在队里也聊过几句。
今天没比赛的选手,现在都得回康复路游泳馆进行赛前训练;孙扬则是在排队检录,因为他下午有比赛。
所谓的检录,就是参赛运动员在赛前规定的时间,到检录处向本场工作人员报到,安排待会儿的比赛和分组;一般未按时检录的运动员,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所以这是一个运动员必有的流程。
“赛检在国外,一共有三种,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
“前两个是肯定有的,最后赛后那个,一般只针对前三名!”
吴朋朝吴瑾说着:“我们现在就是属于赛前,去年釜山我比赛前被测了70多次,每天3次……”
“现在有时候还会被喊去检测!”
因为吴朋拿了三块金牌,按照规则,他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要求检测传唤。
尤其是那些破纪录的运动员,被检测的更多。
“我其实也是去了釜山才知道,现在全世界对我们国内的游泳运动员,检测是最频繁的!”
“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国际认证的专业检测中心!”
“还有就是……那件事的影响吧!”
五朵金花的事件,对于华夏泳坛和华夏的体育史,都是一个永远没法抹去的污点。
当然某种程度上,它警醒着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国内运动员。
不得不说小日子确实牛逼,自家身为东道主举办亚运会,在华夏游泳队安插监听器和摄像头,这骚操作确实也没谁了。
“哎,那今年的世锦赛,估计又要被测死了!”
吴瑾叹了口气。
吴朋笑了笑:“没办法的,谁让我们是被当场抓获的呢?”
挨打又要立正。
亘古不变的道理。
吴瑾在那摇了摇头,而后便是一路的沉默。
这赛检频繁,没一个人高兴。
下午,冠军赛的赛事正式打响。
孙扬这货霉运附身,被分在了第一组第七泳道,游出了4分14秒70的个人今年400米自的第三好成绩,可惜……还是被淘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