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拍戏,从等待开始(求追读,求推荐,求一切!) (第1/2页)
顾晓看了一眼紧闭的棚门,又扫了一眼周围那些或焦虑,或麻木的等待者,从心地选择了听从。
他在人群外围找了个无人使用的空折叠凳坐下,将书包放在并拢的膝盖上,默默等待了起来。
棚门偶尔打开,有人满怀激动地走入,也有人面无表情地走出。
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
顾晓的心情从最初的忐忑,渐渐变成了愠怒,最终与周围人一样,彻底同化成了麻木。
就在他即将被这无休止的等待整到崩溃边缘时,棚内终于传来了巨大的动静。
顾晓精神一振,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然而,希望迅速破灭。
那并非试镜,而是几名穿着黑色棉服的工作人员架起梯子,开始更换摄影棚靠门的大灯。
巨大的钨丝灯泡亮起,映照着顾晓垮掉的表情。
他眼睁睁看着那些人影在影棚和停在一旁的货车之间穿梭。
期间还有人从另一辆货车上吭哧吭哧地搬下两大箱矿泉水和一整箱红烧牛肉面。
最刺眼的是角落里一个司机,正堂而皇之地拿着塑料软管从货车油箱里抽油!
周围的工作人员,竟都视若无睹,仿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救命啊!
顾晓在心里无声呐喊,感觉自己的理智正在被按在地上摩擦。
怪不得霍漩会说他不明白什么是“职业演员”。
这哪里是说演员,完全是拐着弯儿蛐蛐剧组……
不知不觉间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就在顾晓感觉自己的耐心和理智都快要耗尽时,那扇棚门再次打开。
这次出来的不再是试镜者,而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文件夹的年轻女助理。
她环视了一圈外面等待的人群,脆声喊道:
“欧阳于坚的试镜者,顾晓在吗?”
“在!”
顾晓几乎是瞬间从折叠凳上弹了起来,因为坐得太久,腿脚甚至有些踉跄。
女助理上下打量了一会儿,目光在他年轻得过分的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有些意外,可很快便恢复了公事公办的状态,侧身让开通道:
“跟我进来吧。”
“好的,谢谢。”
顾晓忙收敛情绪,跟着女助理走进了影棚。
……
……
摄影棚面积不算太大,整体像一个被拉长了的篮球馆。
斑驳的灰色水泥墙壁上布满了各种电箱电缆,向上望去是银色的桁架,上面悬挂着几组未被点亮的大型影视灯。
与想象中的嘈杂不同,棚内静得可怕。
四周虽然全是工作人员,却没有太多议论声,偶尔的窃窃私语也被压制在了最低限度。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连呼吸都需要控制节奏。
顾晓目光越过那些沉默忙碌的身影,落在了棚内中央。
那里被临时布置成了一间民国书房的模样。
深红色的实木书柜、黄铜台灯、铺着绿色绒布的书桌,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精心还原的年代感。
书房内,一男一女正在对戏,男人穿着挺括的深色中山装,女人则是一身素雅的印花旗袍,两人情绪激动地演绎着手中的台本。
“.......你不能这样一意孤行!这个家会散的!”女人带着哭腔,声音颤抖。
“我心中有数!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男人猛地一挥手臂,语气强硬,额角青筋隐现。
他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都带着强烈的戏剧张力,在寂静的棚内回荡。
顾晓站在入口处的阴影里,一时有些怔住。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专业演员的表演,那种全身心投入所带来的感染力,与观看电影的体验截然不同。
就这么旁观了一会儿,顾晓自觉偷学了个七七八八后,目光越过表演区,投向更前方。
那里,几张普通的木桌拼成了临时的长案,后面坐着四个人。
居中那位,穿着深棕色皮夹克,身形微胖,正是制片人游建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