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弃妃重生我凭医术搅翻京 > 第180章药烟起处无贵贱

第180章药烟起处无贵贱

第180章药烟起处无贵贱 (第1/2页)

城东贫民巷,腐臭如瘴。
  
  三十名幼童横卧于脏污草席之上,面赤如血,双目紧闭,呼吸急促如风箱抽动。
  
  有的口吐白沫,有的四肢抽搐,父母跪在泥地里磕头不止,额头磕破,血混着泪流进尘土。
  
  “药神显灵啊……救救孩子……”
  
  “太医院的老爷们呢?你们不是说焚香就能驱疫吗?!”
  
  香炉高燃,青烟袅袅,几个太医院老医正披着宽袖长袍,手持桃木剑绕圈作法,口中念念有词:“疫鬼作祟,阴邪入体,急请南斗星君下凡镇压!”
  
  百姓跪了一地,却无人敢质疑。
  
  直到一队素衣短打的身影穿巷而入,脚步整齐,目光如炬。
  
  是药阁新徒。
  
  为首的小春虽双目失明,却感知敏锐。
  
  她蹲下身,指尖轻触一名患儿额头,又缓缓滑至脖颈动脉,再探其掌心湿热之气。
  
  她眉头越皱越紧,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刀劈开迷雾:
  
  “这不是瘟,是毒。”
  
  众人一怔。
  
  阿豆已冲到巷口药铺前,一把掀开药渣篓,鼻尖一嗅,脸色骤变:“他们用假蓝根冒充紫萍草!药性差了十倍不止!这方子根本压不住热毒!”
  
  小春沉声道:“患儿热从血出,非风非寒,脉滑数而实,舌底瘀紫——是湿毒入血,经口而入。”
  
  “井水。”阿豆猛地抬头,“巷中那口老井,三天没清了,上游猪圈渗漏,粪水倒灌!他们喝的全是带毒的脏水!”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立刻依“辨毒十法”推演病症,结合云掌令使所授“三因制宜”原则,迅速拟定新方:清血散加减,辅以金银花、地龙、赤芍凉血解毒;另令全巷百姓将井水煮沸三刻后再饮,用石灰粉遍洒屋角排污。
  
  “快!熬药!”小春喝令。
  
  药炉架起,陶罐翻滚,药香渐渐压过腐气。
  
  半日后,首批服药的十名患儿体温回落三成,抽搐停止,呼吸平稳。
  
  第三名原本气息将绝的孩子,竟在昏睡中发出微弱哭声。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夜传遍京城。
  
  药阁门前,百姓蜂拥而至,争看新贴出的“疫图”——那是阿豆以炭笔绘就的图文并茂之图:井水如何被污染,假药如何混淆真品,病症如何演变,用药如何应对。
  
  图下一行大字,力透纸背:
  
  “病不认贵贱,药岂由权定?”
  
  有人当场痛哭:“我儿昨日死时,太医院还在跳大神!”
  
  当夜,三条街外的老药铺被人砸了门匾,砖头雨点般砸进柜台,怒吼声震天响:“你们卖的是命!不是药!”
  
  药阁内,云知夏立于窗前,听十徒归来禀报,面色不动,眼底却掠过一丝冷光。
  
  她转身,取来一只密封陶瓮,从中倒出一只死鼠——正是今日清晨从疫区带回的病亡野兽。
  
  “架药试台。”
  
  一声令下,石台抬出,铜盆盛水,火把燃起。
  
  她执刀剖开鼠腹,手法利落如行云流水,脏器暴露,肝黑如焦炭,肾布黑斑。
  
  她取出一小瓶“显频液”,滴入组织切片,又置于特制铜镜下。
  
  “看。”
  
  众人凑近,只见那黑斑在镜中竟泛起诡异荧光,纹理清晰可辨。
  
  她再取腐井水样,滴入碱液试剂,刹那间泡沫翻腾,泛出青绿浮渣,恶臭扑鼻。
  
  “此为湿毒聚合之象。”她声音冷峻,“旧方只知‘清热解毒’,却不知毒从何来,如何对症?你们焚香祷告,百姓就在席上等死。”
  
  她抬眸扫视全场,目光如刃:“他们说我是女子,不得主坛;说我立药阁是妄言惑众。可今日这鼠脏里的黑斑,井水中的毒沫,哪一个字,是虚言?哪一道,是妄断?”
  
  台下学徒屏息,眼中燃起火光。
  
  就在此时,门外急报。
  
  礼部尚书柳元敬联合京中三大药商,颁下急令:药阁无朝廷行医执照,所出方剂皆属私方,凡使用或传播者,以“扰乱医政”论罪,重罚不贷!
  
  更命礼部录事孙典史起草《禁妄言令》,欲彻底封杀药阁言论。
  
  云知夏听完,只轻轻一笑。
  
  “执照?”她指尖轻敲案台,“百姓的命,要等你们批红画押才救?”
  
  她转身走向内室,取出一卷竹简,展开,正是《大胤医典·禁令篇》。
  
  “他们以为,一道令下,就能熄了这炉火?”
  
  她抬眼望向窗外,药阁上空,那一缕药烟依旧袅袅不散,逆风而上,直指宫阙。
  
  而在礼部偏房,孙典史独坐灯下,手中抄录的药阁讲义摊开至“缝合七式”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