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诚绘新篇 (第2/2页)
祝升福放下茶杯,语气很坚定:“王村长,我想清楚了。十三这孩子,最近帮王婶救瓜田、帮刘老栓救果树,你也知道他的本事。他说能种,就肯定能种。我们不要村里补贴,租金按市场价给,要是种砸了,我们自己承担损失,绝不连累村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们想先试种一亩,要是成了,再租剩下的地。这样风险小,也能让乡亲们放心。”
王建国看着祝升福的眼神,又看了看陈桂兰满脸的期待,心里渐渐动摇了。他知道祝升福是个老实人,不会说空话;也知道祝十三最近在村里的名声——“能救庄稼的好孩子”,王婶、李大爷提起他都竖大拇指。他沉默了半晌,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村西头的方向,那片荒地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块没被开垦的璞玉。
“你们真要试种?”王建国转过身,语气软了些,“那地的租金,村里定的是每亩每年两百块,你要是试种,我可以跟村委会申请,先免你半年租金,等种成了再补。”他想帮祝家,也想帮村里——要是真能种成经济作物,对整个村子都是好事。
陈桂兰一下子站起来,激动得差点碰倒茶杯:“真的?太谢谢你了王村长!我们肯定好好种,不会让你失望!”她的眼睛亮闪闪的,像看到了希望,之前的担忧全没了。
祝升福也跟着起身,紧紧握住王建国的手:“王村长,你这份情我们记着。要是种成了,我们第一个请你吃草莓!”他的手很粗糙,却握得很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这不仅是租地的事,更是他对儿子“用本事过日子”的认可。
王建国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别先谢我,得等你们种出草莓再说。我跟村委会打个招呼,明天就把荒地的边界划给你们,再帮你们找个懂农机的老把式,帮你们翻地。”他顿了顿,又叮嘱道,“不过你们也得注意,别太张扬,要是村民问起,就说‘十三从网上学的种植技巧’,别惹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知道!肯定不张扬!”陈桂兰赶紧应着,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等草莓长出来,我们先给你送一篮子,让你尝尝鲜!”
从村长家出来,阳光已经驱散了晨雾,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陈桂兰一路都在笑,嘴里念叨着“草莓能卖多少钱”“怎么改良土壤”,祝升福也没像平时那样沉默,偶尔还会接两句“得买些好肥料”“要搭架子让草莓爬藤”。两人走到院门口时,刚好遇见祝明月背着书包回来——她今天忘带作业本,回来取。
“爸,妈,你们去哪了?笑得这么开心。”明月凑过来,小脑袋蹭了蹭陈桂兰的胳膊,眼睛亮晶晶的。
陈桂兰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妈跟你爸去跟村长爷爷谈事,以后咱们家要种草莓了,等草莓熟了,让你吃个够,还能给你买新书包。”
“真的?”明月一下子跳起来,抓住祝升福的手,“爸,那我能帮着浇水吗?我想看着草莓长大!”
祝升福笑着点头:“能,等周末你就来帮忙。”他看着女儿的笑脸,又看了看身边的陈桂兰,心里突然觉得——儿子的秘密、租地的计划,不是“冒险”,是“希望”。这片被大山围着的土地,终于要因为那枚小小的聚灵扣,变得不一样了。
回到家,祝十三早就等着了,见父母回来,赶紧迎上去:“怎么样?村长同意了吗?”
“同意了!”陈桂兰拉着他的手,把租地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王村长还免了咱们半年租金,明天就划地,还帮咱们找老把式翻地。十三,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祝升福也开口:“你赶紧准备草莓苗,明天翻地后就能种。记住,试种的时候别用太明显的术法,先改良土壤,等苗长稳了再慢慢催长。”他怕儿子急功近利,又叮嘱道,“要是遇到难题,跟爸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祝十三点头,心里满是激动。玉扣的冰凉感让他更清醒——这只是第一步,往后还要改良作物、扩大种植、带动乡亲,路还长,但有父母的支持、村长的帮忙,他有信心走下去。
傍晚时分,王建国果然来家里了,还带来了村东头的老周——老周种了一辈子地,懂农机,手里还拿着张荒地的草图。“这是荒地的边界,东边到小河,西边到老槐树林,一共三十五亩。”王建国指着草图说,“老周明天带拖拉机来翻地,你们准备好种子就行。”
老周也笑着说:“升福,你放心,我翻地保证翻得深、翻得匀,让你家草莓能扎根。要是缺啥农具,跟我说,我家有多余的。”
祝十三赶紧给两人倒茶,又拿出之前改良过的黑麦草种子:“周叔,您看这种子,比普通种子饱满,种出来的草也壮实。我种草莓用的苗,也是改良过的,肯定能种好。”
老周拿起种子看了看,惊讶地说:“这种子咋这么好?比我去年买的良种还饱满!十三,你这‘网上学的技巧’真管用啊!”
祝十三笑着没多说,心里却在盘算——明天翻地后,先用植药术疏松土壤,再用聚灵扣引些灵气滋润土地,保证草莓苗能长得又快又好。他知道,只要迈出这一步,往后的路就会越来越顺,家里的日子,也会像即将种下的草莓苗一样,充满生机。
送走王建国和老周,堂屋里的灯还亮着。祝升福在整理荒地的草图,陈桂兰在缝补装草莓苗的布袋,祝十三在准备改良草莓苗的灵气——一家三口各司其职,却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胸口的平安扣上,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为他们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