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九器布防藏全城,幽澜泄秘破迷阵 (第1/2页)
鲁玉匠用生命留下的线索,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萧止焰和上官拨弦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玄蛇与天工门联手,竟图谋以“大地共鸣装置”引动地脉,制造“龙蛇起陆”的灾劫!
此等疯狂的计划,已远超寻常的权力争斗,乃是倾覆社稷、祸乱苍生的弥天大罪!
萧止焰重伤在床,心急如焚,却动弹不得,只能反复催促风隼加大搜查力度。
上官拨弦则强压下对阿箬伤情的担忧和对萧止焰伤势的心疼,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破解“九器”之谜和搜寻磁源上。
她再次仔细研究那两张被毁和缴获的古琴,以及鲁玉匠留下的磁髓碎片。
她发现,不同古琴上镶嵌的磁髓,其内部蕴含的磁性微有差异,似乎对应着不同的地脉频率。
而鲁玉匠留下的碎片,其磁性尤为活跃,很可能来自所谓的“磁源”龙门山。
“九器……需得对应九处关键的地脉节点,方能形成共振网络。”
上官拨弦铺开长安城及周边山川舆图,结合自己对风水地脉的理解,以及师父笔记中关于星象阵法的记载,开始推演那可能的九个位置。
皇宫、皇陵、祭坛、京畿重镇、龙脉交汇之处……一个个可能的地点被她标注出来。
范围依旧很大,但比起盲目搜寻,已有了明确方向。
风隼和影守带领风闻司全部能动用的人手,依据上官拨弦圈定的范围,日夜不停地秘密排查。
重点关照那些存放有大型乐器、奇石碑刻,或近期有过异常动静的地点。
与此同时,对龙门山的秘密调查也已展开。
龙门山范围广阔,山势险峻,寻找具体的“磁源”和可能存在的“地窍”,无异于大海捞针。
萧止焰动用了隐藏在军中的关系,调派了少量绝对忠诚的斥候,以勘察地形为名,潜入龙门山深处。
等待是焦灼的。
长安城内,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平静,但暗地里,针对“共鸣器”的搜寻与玄蛇可能的反扑,如同两道暗流在汹涌碰撞。
三日后,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首先是风隼这边,在排查到位于城东南、靠近曲江池的“芙蓉苑”时,发现了异常。
芙蓉苑是皇家园林,平日并不对外开放,但近日有负责打理园林的内侍反映,苑中一座用于存放礼乐器的“韶音阁”,夜间偶尔会传出类似金石摩擦的异响,伴有轻微震动。
上官拨弦与风隼立刻设法,以检修宫苑的名义进入查探。
在韶音阁内,他们发现了一架编钟。
这套编钟年代久远,乃是前朝旧物,平时极少使用。
然而,上官拨弦敏锐地察觉到,编钟架最上方、用于悬挂大钟的青铜横梁上,有一处不起眼的修补痕迹。
她用特制药水擦拭,那修补处竟显露出与古琴上相似的陨铁材质!
第三件共鸣器!
被伪装成了编钟架的组成部分!
他们不敢打草惊蛇,暗中记录下位置,加强监视,并未立刻拆除。
几乎是同时,影守那边也传来消息。
在调查城西一座香火鼎盛的“慈恩寺”时,发现寺内宝塔地宫入口处新立了一座石碑,据说是某位西域高僧捐赠的“镇塔石”。
石碑材质看似普通青石,但影守夜间潜入,以内力感知,发现石碑内部蕴含着与磁髓类似的能量波动!
第四件共鸣器!
竟被堂而皇之地安置在了佛门圣地!
线索接踵而至。
紧接着,万年县衙回报,县衙门口那对据说是前朝留下的石狮子,近日其底座似乎被人动过手脚,内部疑似被掏空填入了异物。
经上官拨弦远程感应,确认了那异物散发的波动。
第五件!
随后,位于渭水之滨、用于祭祀河神的“渭河神庙”中的一面大鼓,皇城司天台院内用于观测日影的“圭表”底座,甚至东市一家胡商开设的“珍宝阁”中,用于镇店的一尊西域“舞姬金像”……都被陆续发现了镶嵌或隐藏的磁髓!
第七件、第八件、第九件!
短短数日之内,依靠上官拨弦精准的推演和风闻司高效的执行力,剩余的七件“共鸣器”竟被全部定位!
它们分布在不同地点,涉及宫苑、寺庙、官署、市井,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暗合某种玄奥的阵法,隐隐将长安城以及周边关键地脉节点笼罩其中!
九器,已然归位!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
玄蛇的布局,竟然已经完备到了如此地步!
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可启动这恐怖的“大地共鸣装置”!
“必须立刻拆除这些共鸣器!”萧止焰在病榻上得知消息,强撑着坐起,脸色铁青。
“不可贸然行动。”
上官拨弦按住他,冷静分析:“九器之间已有能量联系,形成阵势。”
“若我们只拆除其中一两件,或许不会引发大问题。但若同时大规模拆除,或者顺序不对,极有可能提前引动地脉,造成不可控的小范围灾害,甚至可能惊动玄蛇,让他们狗急跳墙,提前发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