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石龙抬头 (第1/2页)
徐军当众“打脸”赵大山,用一头狗獾和一朵“金边紫芝”镇住了全场。
这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全屯子,赵大山兄弟俩成了全屯子的笑柄,他们那点人情”和绊子,在徐军那如同“提款”般的进山本事面前,简直就是个笑话。
但徐军的心,并没有因此放松。
【匠】精通的他,比谁都清楚,盖房如逆水行舟,最怕的就是“钱粮”不济。
第二天,他没有急着动工。
他得先进山,把那一百多块的“缺口”给补上。
有了“金边紫芝”和鹿茸的“底钱”,他心态稳健,目标明确——不再是拼命,而是“稳妥”地挣钱。
他背着神弓,箭囊里插满了新打的“柳叶箭”和“三棱箭”,再次踏入了黑瞎子山。
然而,这一次,老天爷似乎想给他降降温。
“嗖——!”
一支“柳叶箭”破空而出,精准地射向三十米外一只正在啃食草根的“傻狍子”。
【狩】精通的“精准射击”本该万无一失。
可就在利箭即将及体的瞬间,那“傻狍子”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猛地一撅屁股!
“噗嗤!”
利箭擦着它的脖颈飞过,只带起了一撮黄毛,钉进了后方的一棵老松树上!
狍子吓得“呦”地一声怪叫,一溜烟钻进了密林,眨眼就没了踪影。
“操!”
徐军暗骂一声,快步上前拔出箭矢。
箭头倒是完好,但猎物跑了。
他不信邪,继续深入。
可邪门的是,接下来的整整一个上午,他仿佛被山神爷“遮了眼”。
昨天还随处可见的野鸡、兔子,今天一只都没碰上。
他循着踪迹,追踪了半天一头野猪,最后却只找到了一个刚被掏空的、热气腾腾的“窝棚”——那畜生刚走!
“呼……”
徐军站在山梁上,迎着刺骨的秋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明白了。
【狩】精通告诉他,这片山林,被他前几次的“杀戮”——尤其是那头马鹿的血腥味——给“惊”着了。
短时间内,大型的“硬货”,怕是不会再来这片区域了。
“不能每一次都收获这么多……”
他想起了自己的初衷,倒也不气馁。
“大货”没有,“小货”也行。
他沉下心,开始用【狩】精通的“陷阱”技巧,在几个关键的兽道上,布置了十几个精巧的“绊马索”和“弹套”。
“不跟你玩儿‘硬’的了,咱玩儿‘阴’的。”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
忙活到下午,他才零零星星地套住了一只野鸡和两只瘦小的兔子。
“……也行。”
徐军苦笑。
这点东西,卖不了几个钱,但给工地上加个菜,还是够的。
不能上山都满载而归,这才是常态。
他没有再耽搁,拎着这点“寒酸”的收获,下了山。
……
第二天,靠山屯,晴。
这是个“起地基”的好日子。
徐军没有再提钱的事,他兜里那四百多块的“底钱”,足够先把“架子”拉起来!
天不亮,老支书杨树林就亲自出马,赶着村里那辆“大轱辘”胶皮车,带着徐军,直奔镇上的“红旗机械厂”砖窑。
当那盖着红章的“领料单”递进去时,砖窑的场长——一个满脸黑灰、却认识李科长的中年人,对徐军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热情。
“哎呦!是徐师傅啊!李科长都打过招呼了!”
“五千块青砖,两千片瓦,十袋洋灰!一样不少!给您装最好的!”
“咕噜咕噜……”
当那满满两大车、码得整整齐齐的青砖,和一车青瓦、洋灰,被拉回靠山屯,卸在那片新划的宅基地上时,整个屯子再次“失声”了。
村民们围在那堆积如山、泛着青光的“砖山”旁,一个个伸手摸了又摸,那眼神,比看到两百斤野猪还要震撼!
“砖……真是砖啊!”
“这得多少钱……这徐军,是真把‘金山’搬回来了啊!”
李兰香站在“砖山”旁,手都在抖。
她看着丈夫,满眼的骄傲。
赵大山和他表弟赵大壮,则远远地躲在老槐树下,那脸色,比砖窑里的黑灰还难看。
“表……表哥……他真拉回来了……”
“拉回来又咋样!”
赵大山阴沉着脸,“没有‘大工’,这就是一堆废砖!我倒要看看,他徐军能把这砖给‘供’起来不成!”
“开工!”
徐军可不管那些。
他一声令下,王铁柱、二愣子……十几个拿了“天价”工钱的汉子,嗷嗷叫着就扑了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