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房梁 (第1/2页)
宅基地上,那十几个刚啃完肉包子、还满嘴流油的汉子们,一听到这话,又“嗷”地一声欢呼起来!
“砌墙咯!”
“盖大瓦房咯!”
而屯子里那些远远围观的村民,看着那车“青砖”,再看看那两个“镇上来的神仙”(鲁师傅和石师傅),一个个都跟“掉了魂儿”似的,交头接耳,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他真把镇上的‘祖师爷’给请来了?”
“这徐军……是啥路数啊?又是‘房票’又是‘大工’的……”
“这赵大山……怕是踢到铁板了!”
老槐树下,赵大壮正手忙脚乱地给他那口吐鲜血的表哥顺着气,赵大山一把推开他,擦了擦嘴角的血沫,那双阴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徐军家院子里升腾起的、那股子霸道的肉香味。
“表……表哥,咱……咱咋办?”
赵大壮的声音都在发颤。
“咋办?”
赵大山冷笑一声,那笑声比秋风还寒,“他请来了大工又咋样?他拉回来了‘砖’又咋样?”
他指了指黑瞎子山的方向:“盖房,不得用‘木头’?他那房梁、门窗、檩条、椽子……少说也得十几方好木料!”
“那都是‘红松’!是‘禁木’!”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敢去山里‘放’?我这个当文书的,就敢去公社林业站‘报’!”
“抓他个‘盗伐林木’!让他把那四百块钱,全都吐出来当‘罚款’!”
“高啊!表哥!”
赵大壮的眼睛瞬间亮了!
……
徐军家的院子里,此刻却是另一番景象。
“卸车!卸车!”
“都他娘的给老子轻点!这可都是‘金砖’!摔碎了,卖你啊!”
钱大爷和刘大伯,这两个“土监理”,此刻正抖擞着精神,指挥着王铁柱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青砖从车上往下“递”。
五千块青砖,很快就在宅基地旁,码起了一座整整齐齐的“青色小山”。
李兰香则在灶房里忙得团团转。
她看着院子里那两个气度不凡的“镇上师傅”,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王婶!”
她拉着王婶的袖子,小声问,“俺……俺这‘燎鹿肉’,行不?镇上的师傅……吃得惯咱这‘山里货’不?”
“哎呀!我的好妹子!”
王婶一拍大腿,羡慕得直咧嘴,“你这都‘鹿肉’管够了,还怕人家吃不惯?你就是给他们端一盆‘土豆干儿’,他们也得说香!”
“快!把那坛子‘闷倒驴’拿出来!今儿个,必须把这两尊‘真神’给‘陪’好了!”
天,彻底黑了。
煤油灯被李兰香拨到了最亮。
徐军,作为“东家”和“总掌勺”,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
鲁老头(木匠)和石大夯(瓦匠),被他恭恭敬敬地请在了“上座”(炕头最暖和的位置)。
老支书杨树林,则作为“见证人”,坐在了八仙桌的主陪。
钱大爷、刘大伯,这两个“土监理”,则和王铁柱、二愣子他们,挤在另一桌,一个个都局促不安,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这辈子,也没跟镇上的“鲁班爷”一个桌上吃过饭啊!
“兰香!上菜!”
“哎——来啦!”
李兰香红着脸,端着两个“海盆”走了进来。
“哗——”
全屋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一盆,是早上说好的“燎鹿肉”!
那刚从山上打来的新鲜鹿里脊,切成薄片,配上野山葱和刚买的“洋葱”,用野猪油猛火爆炒,那股子“锅气”混着肉香,蹿得人直流口水!
第二盆,是“纯白面”的大馒头!
雪白!喧腾!一个个都跟“小孩儿脑袋”似的!
“这……这……”
石大夯那双铜铃大眼都直了,“东家……你这伙食……也太‘硬’了!”
他在镇上给“大户”干活,也没见过第一天就上“纯鹿肉”和“纯白面”的!
鲁老头那山羊胡子也抖了抖,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了一眼徐军。
这小子,不光是“懂行”,还“舍得”!
“师傅们,弟兄们!”
徐军站起身,端起了那碗“闷倒驴”。
“啥话也不说了!”
他环视一圈,目光扫过鲁师傅的精明、石师傅的雄壮、杨叔的欣慰、钱大爷的感激,最后落在了王铁柱他们那一张张兴奋、通红的脸上。
“我徐军,没啥大本事!就是个山里‘刨食’的!”
“今儿个,我把话撂这儿!这二十天,只要大伙儿跟着我,把这房给‘立’起来!”
“工钱,一分不少!”
“酒肉,一天不落!”
“这碗酒!我徐军,先干为敬!敬咱这‘青砖大瓦房’,开工大吉!”
他一仰脖,“咕咚”一口,半碗“闷倒驴”喝了个底朝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