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农和商的思维差异 (第2/2页)
进入里屋,一张大圆桌摆在面前,摆了几样拌黄瓜、花生米等凉菜。
众人落座,江大鹰坐在主位,丁建国从兜里摸出一包红塔山,弹出一根,用双手递给江大鹰:“咱这农村买不到啥好烟,江局长您赏脸。”
江大鹰接过来叼在嘴上,呵笑道:“你真是有钱了,这还不叫好烟?”
丁建国立刻道:“这都是借您的光,不然我哪有今天?”
江大鹰没说什么,只是当丁建国点燃火柴给他点上后,凑近了轻吸一口,随后摆摆手。
丁建国又转向张山和江振邦让烟,张山笑:“你忘啦?我一直是烟酒不沾啊。”
丁建国笑:“三哥你可以不抽,但我必须要让!”
接着是江振邦,他也摇头:“谢谢丁叔,我也不会。”
丁建国这才收回那支烟,自己点上,丁家媳妇端着一盘西瓜走了进来,嘴上道:“在井里没泡多久,可能还不太凉,但自家种的,可甜啦!”
“来来来,江局,吃瓜。”
“我自己来,你别客气。”
大夏天的没必要喝什么热茶,就这一口西瓜,绝对解暑。
丁建国吃着西瓜,端详了一下江振邦端详,跟江大鹰闲聊:“江局,令公子还在上大学吧?恕我直言…那眉眼虽然挺像你,但看着你可比帅多了。”
江大鹰把瓜皮往饭桌上一放,呵呵道:“那说明我养的好,从小到大营养都不缺他的。这小子大学刚毕业,在我手下实习呢,今儿个来你这,也是因为林业局在搞农业调研,所以来你这了解下情况。”
“哦?!”
“丁叔,我就不跟你客套了,你总共承包了多少亩地?有几个合伙人?都种了什么农作物,养了什么牲畜?雇佣了多少员工?”
江振邦迅速吃完西瓜,拿出笔和本,进入了工作状态。丁建国微微一愣,但很快给出答案。
江振邦一边仔细聆听一边书写记录,等记录在案后,又抛出了一些问题,丁建国一一如实回答。
毫无疑问,丁建国是个能人,93年所属厂子减员增效,他不得不从工人变成了农民。
起初这两个山头可不是这般光景,不仅没有什么树林,山腰上也没有房子,丁建国只是带领家人和朋友在山腰上搭了个简易木屋,住在漏风的木屋里,喝着山泉水,啃着硬馒头,硬是吃苦耐劳,用两年时间把这山变成了聚宝盆。
山上草多,他们就搞放养,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吃草,膘肥体壮。
山里有两条小溪,清澈见底,他们就在溪水里拦网,养殖林蛙,卖给城里的饭店,销路极好。山脚下长满了红柳,他们就联系本镇的编织厂,把柳条子一车车卖过去,又是一笔收入。
眼下,丁建国养了三百多只鸡,四十多头羊,十头牛和五十多头猪。
除此之外,丁建国还搞了几个简易大棚,用于早春耐寒蔬菜的种植,并与人合伙承包了一个百亩的水果园,种了西瓜,苹果,梨,桃等多种水果。
去年一年,丁建国收入十多万。
当江振邦问起他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时,丁建国也直言不讳。
“主要是东西卖不出去,找不到好买家。牲畜还好说,镇上有大集,现杀现卖就成。”
“但这水果和蔬菜就麻烦了,光靠镇上这些人消化不了,想卖到城里,供销社和那些二道贩子给的价很低。所以我现在准备搞一台车,拉去城里摆摊卖这些水果和蔬菜……”
江振邦又问:“这些水果有没有罐头厂收购?”
丁建国摇头:“他们给的价更低,我这都是好果,承包费+人工…合不上成本。”
江振邦笑道:“丁叔,我大言不惭地说两句,你别生气,好不好?”
“嗨,我生什么气呢。”
丁建国递出一根烟给江大鹰,看对方摇头,自己一边点燃火柴,一边笑道:“你是大学生,有学问,又在大城市生活过,要是能给叔出出主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江振邦道:“要我说,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还在把自己当成普通农民,想着怎么把东西卖出去就算了。现在是市场经济,你应该换个思路,把自己当成商人,想着怎么把东西卖出一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