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江记者 (第2/2页)
江振邦那两封林业局和土地局的介绍信,对公家干部绝对没问题,但这些小老板可不太感冒,不如记者身份来得有效。
当然,这些小老板也有着自己的目的。
有些人希望江振邦给自己的厂子打个广告,介绍客户,拉来订单。
有些人则想跟江振邦反映种种问题,希望他这个记者能上报曝光:什么社区和街道干部吃拿卡要,什么地痞流氓收保护费,什么工商税务派出所查来查去没完没了,什么张三李四欠了自己的钱一直拖着不还钱……
他们可是把肚子里的苦水都倒了个干净,而他们反馈的这些问题看似和泳装产业无关,但却是对兴宁市整体营商环境的一个补充,所以江振邦耐心聆听,尽数记录。不仅要写,还要拍。
他每到一家企业,都要拍照留念,工作留痕。
接连两天半,江振邦走遍了渔家屯街道的所有泳装点。
不是没人怀疑江振邦的身份,但深聊几句,发现他谈吐不凡,大多都放下了戒心。
尤其是当这些老板主动给江振邦送物送钱时,江振邦脸色大变,强硬拒绝,甚至连宴请也不接受,更让他们对江振邦的记者身份深信不疑了。
骗子总得图点啥吧,人家啥也不图,那必然是记者,而且绝对是实习记者,转成正式的,就不会这么天真了,红包、润笔费什么的收起来绝对不手软。
这些企业老板胡乱联想,心中做实了江振邦的记者身份,还在渔家屯街道内还掀起了一阵小小的舆论风波……
“省城来了个江记者,明察暗访为民忙。”
“专问桩桩不平事,领导见了心发慌。”
这个顺口溜传得有鼻子有眼的,有人说他是专门调查营商环境的,有人说他是来暗访干部作风问题的,还有人传言他背后有省里的大领导撑腰,这次下来就是要整治地方上的歪风邪气。
“你们都听说了没有?省里来了个记者,在咱们辖区内转了好几天了。”
周五早上,江振邦对渔家屯街道泳装产业调研的第四天,街道办事处的党工委书记徐国强坐不住了,一大早就把班子成员叫到办公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李主任满面愁苦:“我也听说了,书记,要不咱们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联系上这个记者,请他吃个饭,聊聊?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废话!”老徐烦躁地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这个人,我操他嘛的…都给我去找!要是找不到今天谁都别回家了!你们谁能睡到好觉?!我昨晚听到这事儿后一晚没睡!省城啊…这万一写点什么东西,兴宁和海湾的市领导都要挨训,搞不好咱们的皮就要被扒了!”
“是是是,我们今天让全体干部都下去,主动出击,一定要把这个江记者找出来,请到咱们街道来坐坐,好好谈谈。”
几个手下连忙点头称是,匆匆出门去了。
可惜他们注定要扑空了。
此时的江振邦已经开着那辆BJ212,离开了市区,行驶在通往乡村的公路上。
副驾驶的座位上放着厚厚的调研资料,还有几卷拍满了照片的胶卷。
泳装产业的调研基本结束,接下来他的主要目标是农业、文旅和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