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隆中对2 (第1/2页)
面对刘学义的提问,江大鹰和周立伟一点也没替江振邦担心,因为二人此前已经和他多次讨论过了。
这时候,江振邦也不过是流利地再回答一遍:“咱们兴宁的财政状况确实不太好,具体原因我已经在在报告中分析了,所以里面的所有规划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想要落实用不了多少钱,更不用靠行政命令强压,强制农民去种,要靠市场引导,让老百姓觉得做这个能赚钱,他们自己就去搞了。政府要做的不是下任务,而是搭台子、给政策、做服务。在宣传、技术、贷款、销售渠道上给他们支持就行了。”
江振邦顿了顿,组织语言,继续道:“先说远的,东陆省的圣光市也是个县级市,他们自八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迅速带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并为全国的农业产业化提供范本。”
“1990年,圣光县委书记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辖区内三朱村的蔬菜大棚技术。这一决策迅速为圣光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到了五年后的今天,那里的农民有一半都是万元户,圣光因此也被媒体冠以东国蔬菜之都的称号……”
“我们奉省和东陆省的气候有差异,在技术上可以因地制宜,不能只搞大棚种蔬菜,但道理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种其他经济农作物,只要规模化、产业化,就一定能让农民致富。”
“再说近的,有个老兵精品果蔬店昨天开业了,就在市医院对面,离政府两三百米远,刘叔您知道么?”
江振邦直接称呼为叔,江大鹰立刻佯怒斥责:“没大没小,叫市长,工作的时候称呼职务!”
江振邦端碗笑:“我这不还没工作吗?”
刘学义不太在意地摆手,谈正事:“那家店开业的当天很热闹,上班路上我见到了。看了这报告,我才知道原来是你给出的主意…当天一万七的营收?确定么?”
“准确无误,而且是受到了货源限制,如果货源充足,翻倍还不止。”
江振邦给出肯定的答案,然后说道:“这个数据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由于过于匆忙,我没来得及在报告中展开细写。”
“上午我仔细想了想,发现这个果蔬店,就是我报告里‘农+工+服’三产立体模型的一个最微观、最鲜活的样本。”
“农业层面,它的货源来自丁建国这样的特色种植规模户,直接打通了从田间到货架的渠道,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自产自销的产业链,减少了中间商,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农民的利润,如果这样的果蔬店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那么对兴宁市农业发展的推进力度也就越大……”
“工业层面,老兵精品果蔬店采用了统一的品牌包装、定制的礼盒,这就是农产品的初级工业化。未来还可以延伸到果干、果酱这些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会更高……”
“至于第三产业层面,这个果蔬店就是属于三产中的零售行业,它提供了整洁的购物环境、会员制的精准服务、还有开业时的一系列营销活动,都是它取得这样一个开门红的因素……”
“当然,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市场有需求,市民需要这种质量好的水果和蔬菜!并且想吃到更多、更好、更便宜的水果和蔬菜,那我们就做好宣传,鼓励老百姓去种,让丁建国也成立合作社带动其他农民去种,这是符合市场规律,而且也符合中枢政策的。”
刘学义稍放下筷子,示意继续:“什么政策?你继续讲。”
江振邦流利地叙述道:“自1988年,我国启动了菜篮子工程,旨在缓解当时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和服务体系来保障城乡居民的食品供应。今年初,中枢又在《关于做好199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抓紧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增加菜篮子建设投资,建设一批新的蔬菜、肉蛋奶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把‘菜篮子’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