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参会 (第1/2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续又有几位副市长赶到。
八点半,八位副市长尽数到齐。
刘学义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同志们都到了,正式开会,但文件很长,我就不念了。大家先看,看完的可以小声讨论,没看完的挑重点,选择自己分管的领域尽快看。”
一时间,会议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又过了十几分钟,讨论声渐渐响起……
“这个‘一乡一品’的思路是好的,报告中举的几个例子也比较贴合实际情况,但只靠市场引导,凭借那什么果蔬超市来与各地农户对接、成立农业合作社的合作,见效会不会不太慢?这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嘛?形成产业规模吗?”
“不然还能咋办?咱们市里财政这个情况,怎么支持?”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皱着眉:“报告里说得很好,要是用行政命令强压,万一市场有个风吹草动,老百姓骂娘是轻的,搞不好要出大事。先试点,那个果蔬超市的老板不就在丰台吗,从丰台镇开始,不能一上来就全面铺开。找一两个乡镇,集中资源,做出个样板来,以点带面。”
主管文旅的副市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旅这部分,我看了很受启发。从兴宁古城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古城历史典故,在此创办明代文化节、兴宁民俗节……”
“选取一条街,集中布置特色商铺、小吃摊、传统作坊。鼓励居民按传统风貌修缮自家院落,同时引进几家有品质的茶馆、手工作坊…思路非常好,但还是要投入啊,投入多少钱?又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呢?报告上的预期过于理想化,还是要进一步算细账。”
“成立泳装协会没问题,但国企改革的事儿是不是再缓一缓?我看省内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动,咱们现在连个借鉴都没有,这文件上写的思路看似条条是道,但这事儿毕竟涉及几千个家庭的饭碗呐……”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
各位副市长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看问题的角度刁钻又实际。
他们认可报告的宏大构想和具体规划,但在执行层面的困难,也看得一清二楚。
江振邦坐在末位,静静地听着,手中的笔偶尔在笔记本上划过。
这些问题,他早已预料到,甚至在报告的腹稿中,对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但他现在只是个记录员,轮不到他发言。
什么级别做什么事儿,江振邦写那篇调研报告的最初目的,就是在刘学义面前证明自身价值,拉近二人的关系,在对方眼中挂上号,进入提拔快车道……如今目的达到了,那就够了。
如果他进一步在会上对几位副市长指点江山,侃侃而谈,那就是恃才傲物、蠢不知足。
刘学义已经委婉地提醒过了:我知道你的才华了,以后你要学会藏!
“同志们说的都非常好,困难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也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但是……”
刘学义没有打断他们的讨论,他需要的就是这种碰撞。等讨论声渐小,他才抬手往下压了压,语气陡然加重: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干事,不能因为怕担风险就畏缩不前!这份报告内容详实,调研方法灵活多样,对基层调研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调研结果真实可靠,报告中的指出的问题,给出的对策,为我们兴宁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它在我市原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描绘出了一个更清晰的战略目标,一个差异化、内生型的县域发展道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