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入职大会 (第2/2页)
“第一件事,是钱。”
江振邦的声音没有加大,音调也没拔高,但一个钱字,足以让台下所有人的耳朵都竖起来。
“我上任之前,向市财政申请到了三十万的专项经费,用于我们厂的重启和对新产品的研发。市领导对我们锦红厂的改革与振兴非常之重视,所以这笔钱已经批了下来,现在就在财务部门。”
“经过我和陈书记研究,决定先用这笔钱的一部分,为全厂职工补发一个月的工资!”
“轰——!”
整个礼堂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发工资了?”
“就发一个月的?欠了我们15个月呢,啥时候全发下来啊?”
“能发就不错了,我艹,终于有钱了!”
工人们激动地站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江振邦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
“资金有限,所以只能补发一个月的工资让大家应急,这项工作,由闫晓芳同志带领财务科的同志,会后就按照会议签到簿上的名字发工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特别是在那些空座位上停留了一下。
“有一点要说明白,今天到场参会的同志,有工资拿。没来的,签到簿上没有名字的,没钱。没来又想拿工资的,写一份说明材料交到厂办,说明今天不能来参加全厂大会的原因,厂里会酌情考虑。”
这话一出,台下先是一愣,但也没太大反应,掌声依旧。
他们都来了,也签到了,自然是有工资拿的,别人没钱拿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但少部分人鼓掌之余,眼睛滴溜溜转,琢磨着是不是以上厕所借口为由,跑到外面通知其他今天没来的,关系好的同事赶紧过来开会。
可是签到簿已经被闫晓芳收起来了,这时候补签大概来不及了。
“大家要知道,市财政也是非常紧张的,全市的干部的工资也被拖欠了四个月。”
江振超语重心长地继续道:“在这种情况下,市领导还能顶着压力,为锦红厂挤出一笔款子。大家说,市领导对我们锦红厂的职工好不好?”
“好!”工人们此起彼伏的叫好,并同一鼓掌。
“还有陈爱军局长。”江振邦抬手指向对方,问:“大家说,陈局长好不好?”
“好!是好领导!”
“谁给发钱,谁就是好领导!”
台下工人嬉笑调侃,陈玉彬带头鼓掌,并给了台下几个厂领导一个眼神,大家一起用掌声将不和谐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主席台上的陈爱军也抚掌而笑,听着工人们对自己的夸奖,心道他妈的,用三十万换来的,好听是好听,但…贵啊!
“这是第一件事。”江振邦等掌声稍歇,继续说道:“第二件事,人。”
“针对锦红厂内技术工人紧缺,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也联系了我的母校,奉阳工业学院。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我们锦红厂已和对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一起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今天下午三点,由奉阳工业学院的一位副校长将亲自带队,带领共计三十人的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团队,抵达兴宁火车站,对我们锦红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技术援助…而且,时间还可以视情况延长!”
台下又是一片惊呼和掌声。
“为了表示重视,刘学义市长会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专家团队。我们厂的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到场欢迎。请行政副厂长高志远同志,抓紧安排一批能歌善舞的职工,组织一场高规格的欢迎活动,并做好后续接待工作,一定要让专家们感受到我们锦红厂斗志满满的精神面貌与合作诚意。”
“啪啪~”
掌声继续。
陈玉彬老书记说的还真没错。
新厂长来了,钱就有了,工资也发下来了。
新厂长来了,技术专家也有了?
只要研发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重新开工,厂子是不是就能起死回生了?
大家也不用下岗或背井离乡地跑到玄安市去了?
本来心中并不对厂子抱希望的职工们,心中也逐渐激动起来。
“现在,我们厂有了技术专家,也有了研发经费,就等于有了枪和炮。我相信,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振兴锦红厂指日可待。”
江振邦话锋一转,语气沉重,“但是啊,同志们,要想拧成一股绳,达到真正的团结,我认为我们明显还缺一样东西。”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件事儿,也是我作为新厂长对你们提的第一个要求;守规矩!”
“没有规矩,每个人都随心所欲,我们怎么团结一致?”
话音落地,江振邦目光凌厉地看向第三排,那两个刚才小声说话甚至发出嗤笑的男人身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就是一盘散沙,打不了胜仗。”
“刚才极个别人在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你以为台上听不见吗?平常就罢了,但今天陈局长也在场,意义这么重大的会,居然如此散漫。你还有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还有没有规矩?”
礼堂里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在了那二人身上。
锦红厂的员工内都知道,那个三角眼的瘦子,是管经营的副厂长李东升。
另一个圆脸发福的是工会主席宋忠宝!
这两货撞枪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