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倒打一耙 (第2/2页)
高志远心里舒了口气,连连点头。
何文明先是感谢厂长,接着又说:“现在技术科的人都很有干劲,有三个已经找到新工作的职工我也做了思想工作,让他们回来了,大家都准备在江厂的带领下尽快攻克研发任务。”
江振邦嗯道:“回来的也可以考虑补发一个月工资,你自己做主。”
众人闲聊之余谈的依旧是工作,王辉忽然道:“罗厂…罗志余他们都没来吃饭,应该是在办公室打电话。”
“由他们去告状吧,我不是不讲人情,也没必要非得让他们辞职,但他们要是继续对抗改革,那这就不以外物而转移了。”
陈玉彬一听江振邦说这话,立刻没什么胃口了,放下筷子,表情凝重警告道:“那你也不能打人!你要是再敢动手,不管打谁,我第一个叫警察!”
江振邦哈哈一笑,承认错误,并发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众人听完也没安心多少,更觉得他能屈能伸,灵活多变。
……
“走,你们看好家,我们早点去车站接人。”
午饭后,何文明和闫晓芳留守厂里,江振邦则带着陈玉彬、王辉、高志远,以及三十个从厂里挑出来的能歌善舞的男女职工,组成了欢迎队。
他们坐上厂里的一台松陵客车,朝着兴宁火车站驶去。
下午两点,抵达火车站,一行人下了车。
高志远麻利地指挥着那三十个男女职工,在出站口找了个显眼的位置,拉起“热烈欢迎奉阳工业学院专家教授莅临我厂指导工作”的横幅。
然后,职工们无论男女,每人都捧起鲜花,其中一个气质好的中年女员工站在C位,先是带着众人开嗓,接着便合唱排练《友谊地久天长》。
这引得不少旅客驻足观望。
江振邦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觉得效果还不错,满意地鼓掌又竖起大拇指,跟陈玉彬、王辉二人小声聊起天来。
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必不可少的。
没过多久,一辆黑色的桑塔纳驶了过来,停在不远处。
“陈局来了。”陈玉彬提醒一句。
江振邦点点头,与陈玉彬、王辉一同迎了上去。
车门打开,陈爱军一边接着电话,一边下了车,眉头微微皱着。
江振邦三人很有眼色地停住脚步,在旁边耐心等着,没有上前打扰。
站前广场上人声嘈杂,但陈爱军的声音不大,可那几句关键的话却清晰地飘了过来。
“嗯……他动手打人了?”
“罗志余被打晕了?另外两个每人也被踹了一脚?”
陈爱军说话时,眼睛一直若有若无地瞥向江振邦,
江振邦特意没换衣服,中午在食堂扒饭的时候,还故意把衬衫上的几个鞋印子又拍了拍,让灰尘更均匀一些,现在看着就像是被人踹了好几脚后留下的陈年旧迹。
“我知道了,他本人就在我旁边,我问问他。”
最后,陈爱军挂断了电话,大步上前,表情严肃:“说说吧,怎么我前脚刚走,后脚你们就打起来了?”
江振邦叹息一声,懊恼又自责:“情况在电话里您都听到了,现在您也亲眼看到了,我就不展开说什么谁打谁,谁先动的手了……丢人呐。”
你好意思说吗?你也知道丢人?!
王辉老头直接扭过头去,可能是烟瘾犯了,直嘬牙花子。
陈玉彬面无表情。
陈爱军皱眉道:“那你想说什么?能说什么?”
“我只说一件事!”
江振邦则正色道:“在这个突发情况发生后,锦红厂党委已经开会形成统一意见,免去罗志余、李东升、宋忠宝三人的副厂长和党委委员职务。而且,大家认为最好还是请局里出面,给他们换个单位,调离锦红厂,否则肯定会影响后续改革工作。”
言罢,江振邦将手上一个薄薄的文件袋递了过去:“这是党委会决议的正式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