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领导视察 (第1/2页)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
秋日的阳光给兴科技术厂披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外衣。
厂区内,地面被冲洗得一尘不染,厂区各处墙面上,宣传科连夜绘制的工人宣传画色彩鲜亮,就是六七十年代的画风,画中男女工人采用挥拳、前进、劳动等极具力量感的姿势,崭新的油彩还未完全干透,散发着一股振奋人心的气息。
上午九点半,一列由奥迪和桑塔纳组成的车队,平稳地驶入厂区大院。
车门依次打开,海湾市市长陈平、兴宁市委书记孙国强、市长刘学义三位主要领导,在各自随行人员的簇拥下走下车,三四个记者跟随拍照。
江振邦早已带领着陈玉彬等厂委班子成员在办公楼前恭候。奉阳工业学院的周明德副校长也带着几位核心教授站在一旁。
“陈市长。”刘学义满面春风,走在最前面,为双方做介绍:“这位就是我们兴科技术厂的厂长,江振邦同志。”
陈平的目光落在江振邦身上,这位海湾市的一把手约莫五十出头,气度沉稳,他主动伸出手,眼神里藏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真是年轻啊,好样的!”
“谢谢领导夸奖!”江振邦与他握手。
“这位是厂党委书记,陈玉彬同志。”刘学义又介绍了旁边的陈玉彬。
“好啊,一少配一老,嗯,陈书记你辛苦哇。”
陈平又与陈玉彬握手,陈书记也是见过世面的,过去锦红厂辉煌的时候,更大的领导陈玉彬也接触过,此时只是笑眯眯地点点头:“不辛苦,主要是振邦小厂长有能力。”
接着,陈平又转向一旁的周明德,热情地说道:“周校长,久仰大名。这次兴科厂能有如此快的转变,你们奉阳工业学院功不可没。你们这次可是为我们地方经济发展立了大功。”
周明德笑着摆手:“是我们沾了兴科厂的光,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这里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陈平又道:“这种‘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模式,值得我们海湾市进一步大力推广。”
周明德也笑着说是,学校正有这方面的打算。
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始了视察。
崭新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塑料制品混合的气味,却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
“这条生产线是新上的?”陈平指着一条正在高速运转的流水线。
“是的,陈市长。”
江振邦走在他身侧,从容应答:“这是我们最新引进的第四条插排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单线日产量能达到八千支。”
“良品率能控制在多少?”陈平一边走,一边突然问道。
“目前插排的良品率是百分之九十六,电水壶是百分之九十五。”
“我们设立了三道质检关,并且建立了班组间的良品率竞赛机制,次品率每降低零点一个百分点,都有相应的奖金。”
孙国强点点头,指着一条正在快速组装的生产线:“这条线的产能极限是多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不大?”
“报告孙书记,这条插排生产线三班倒,日产能可以达到八千支。我们优化了工序,虽然大部分是坐姿操作,但订单太多太急,工人们劳动强度还是有点大的。”
“目前,厂里的财务情况好转了,我们正在办理一笔八百万的银行贷款,大概下个月初就能批下来,有了这笔钱,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新生产线,扩招工人,到时这种情况就能缓解了。”
领导们频频点头,从生产车间到新建的科研中心,江振邦对任何技术、生产、管理上的问题都信手拈来,数据精准,逻辑清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