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重生官场之权力巅峰 > 第11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第11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第11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1 (第1/2页)

1995年12月30日,星期六。
  
  95年的倒数第二天,北国的风雪似乎也想做最后的冲刺,刮得格外猛烈。
  
  然而,一股比风雪更汹涌的热浪,正从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兴宁出发,席卷整个奉省,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蔓延。
  
  这一天,《奉省广播电视报》和《奉阳晚报》的头版,不约而同地刊登了关于兴科公司和其董事长江振邦的深度报道。
  
  报纸刚一铺开,那些醒目甚至有些夸张的标题便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其中,由《奉阳晚报》王牌记者李建亲笔撰写的报道,最为详尽,也最具深度。
  
  “《二十一岁的厂长,一个东北小城的工业奇迹:八十天从破产边缘到订单过亿》?”
  
  “这什么破标题?”
  
  清晨,奉阳市,某个国营厂家属楼里。
  
  上个月刚领了八千块遣散费的下岗工人扬文海,今年刚五十,作为八级焊工的他因职业病的问题,便戴上老花镜,照例展开当天的《奉阳日报》。
  
  头版头条那加粗的黑色标题,瞬间攫住了他的视线。
  
  “净学些港台那边的浮夸风气。二十一岁?怕不是哪个领导家的公子哥镀金来了吧,妈的,一群狗东西!”
  
  扬文海皱了皱眉,心中不屑,他呷了口热茶,强耐着性子往下看,他倒真想看看这报道写了些什么内容。
  
  **本报记者:李建**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的今天,东北,这片曾经的共和国工业长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大批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步履维艰,‘下岗’、‘亏损’、‘破产’,成了压在无数家庭头顶的阴云。然而,当记者踏上兴宁这片热土时,冬日的严寒未能冷却我们心中的震撼。】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个近乎神话的商业传奇:一个负债千万、濒临破产的国营老厂,在短短八十余天内,脱胎换骨,成为手握上亿订单、产品风靡全国的明星企业。】
  
  【故事要从今年八月中旬说起。当时的兴科公司,还叫锦红无线电厂,一个曾经在东北三省风光无两,荣光四溢的国营厂,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第一台收音机。但在1995年8月中旬,锦红厂已经成为了一家负债一千五百万,连续十五个月发不出工资,即将被时代彻底淘汰的破产企业。】
  
  【用工人师傅老李的话说:“厂子黄了是早晚的事,小厂长没来的时候,我们都在等着领遣散费呢。”】
  
  【故事的主角,是锦红无线电厂,而创造奇迹的,就是工人老李说的小厂长、一位年仅二十一岁的大学毕业生——江振邦。】
  
  【一、临危受命,一个人的“长征”】
  
  【当记者第一次见到江振邦董事长时,很难将眼前这个年轻、沉稳,甚至带着几分书生气的青年,与那个力挽狂澜、执掌上亿生意的铁腕厂长联系在一起。他的上位,充满了传奇色彩,却又合情合理。】
  
  【今年七月,刚从奉阳工业学院毕业的江振邦,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急于等待分配一份安稳的‘铁饭碗’。在毕业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进田间地头,踏遍了兴宁市29个乡镇街道,也走进了十五家国营厂。深入车间,与工人、干部交流,最终写出了一份长达数万字,对兴宁县域经济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的调研报告。】
  
  【正是在这次调研中,他与时任锦红厂的陈玉彬相遇。陈书记回忆道:“当时厂子已经到了绝境,已经停产一年了,机器停转、人心涣散。振邦这孩子来调研,我和他聊了几句,发现他不讲空话,直接指出我们技术落后、产品脱离市场的问题,还给我画了几张电路图。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懂行的、有真本事的年轻人。”】
  
  【陈书记的欣赏,为江振邦打开了一扇门。而那份凝聚了他近两个月心血的县域经济调研报告,则为他推开了一扇更大的窗。在完稿后,他毛遂自荐,将报告呈送给兴宁市市长刘学义和市委书记孙国强。】
  
  【两位富有改革魄力的领导,非但没有斥责这个年轻人的‘高谈阔论’,反而从报告中看到了兴宁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与解国企困境的希望。江振邦因此被破格分配至市委办与国资局,参与到全市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之中。】
  
  “不是镀金的,是写文章写上去的大学生啊?有意思了。”
  
  杨老头看得津津有味,这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遇上一群有魄力的领导,这本身就是一段佳话。
  
  接着……
  
  【命运的齿轮在此刻开始加速转动。在陈玉彬书记的号召下,锦红厂率先响应全市国企改革号召,他提议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决定打破常规,面向社会公开聘任厂长。在全厂职工和老书记的共同举荐下,刚刚在市委站稳脚跟的江振邦,又被推到了改革的第一线。】
  
  【‘说实话,知道这个聘任后,当时的我非常震惊,’江振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当时真想跟领导说,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但转念一想,既然组织和工人们都信任我,那我就硬着头皮试一试,不能辜负了这份期待。’】
  
  【8月22号,江振邦正式上任,起初,他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人心涣散,负债累累,没有技术,没有销路。而他的破局之道,精准而高效。】
  
  【第一步,技术革新。他第一时间联系母校奉阳工业学院,校领导大力支持,双方促成了国内领先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双方后续合作中,共发表核心论文130余篇,诞生了125个国家专利,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
  
  【第二步、市场导向。他砍掉了过时落后的老产品线,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地捕捉到了当时市场上电源插排和“烧的快”烧水器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亲自带领技术人员,不眠不休攻关三天三夜,研发出国内第一款“安全过载保护插排”与防干烧自动跳闸的“电热水壶”。仅仅一个月,“兴科牌”插排和电热水壶便火遍大江南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