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 (第2/2页)
这不是迂腐,这是高明!
在如今这个政策一日三变的年代,把红帽子戴得这么正,这么稳,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护身符。这个叫江振邦的年轻人,要么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要么就是个城府深到可怕的政治动物。
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他做的事,稳!
“VCD……”林建南的手指在报纸的标题上轻轻敲击着。
VCD市场市场好像挺火的,鹏城有个叫爱朵的牌子,之前在报纸搞了个噱头,卖的不错。
但报纸上说,兴科的VCD解决了读碟卡顿和纠错的问题,画质流畅…如果是真的,兴科的VCD应该要比爱朵的品质要强。
林建南把几件事串联了起来:一个能把几十块钱的插排做得如此扎实的企业,现在去做技术含量更高的VCD,其品质多半也不会差。
一个有如此政治头脑的年轻人掌舵的企业,其发展前景和稳定性,远非那些草台班子可比。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瞬间变得清晰无比:必须抓住这条线!
“小芳!”他朝门外喊了一声。
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助理跑了进来:“林总,什么事?”
“你马上去查,想尽一切办法,给我搞到这家奉省兴宁市兴科技术公司的联系电话!最好要他们董事长办公室的。”
林建南的眼睛里闪烁着猎人般的光芒:“问问他们,之江总代理需要什么条件?!”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首都。
首都,紫竹院公园。
冬日的暖阳下,几个刚下岗的老大哥围着石桌下象棋,旁边还站着一圈观棋的。棋盘上杀得正酣,观棋的却有人心不在焉。
老刘就是其中之一,他手里捏着一份皱巴巴的《京城晚报》,已经翻来覆去看了三遍。
他原是首都一家大型仪表厂的技术员,厂子破产后,四十多岁的他赋闲在家,每天就来公园跟这帮老伙计们磨洋工。
“嘿,老刘,又看那篇报道呢?一个东北的小厂长,至于吗?”
对面的棋手老张挪了个炮,头也不抬地调侃。
老刘没理他,只是用指关节摩挲着报纸上江振邦的照片,那是个很精神的年轻人。
“什么叫至于吗?”
旁边一个观棋的忍不住插话,“人家二十一岁,把一个快死的国企救活了,订单上亿!你再看看咱们厂,那帮狗日的厂长书记,把厂子掏空了,一个个脑满肠肥,咱们爷们呢?天天搁这儿喝西北风!”
这话一下就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棋盘边的气氛瞬间沉重下来。
老刘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我看的不是他赚了多少钱。”
他指着报纸上那段加粗的引言:“我看的,是这几句话。”
“如果改革就是为了让厂长发财,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
“国企改革必须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必须保证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必须保证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福祉!”
老刘的声音不大,甚至有些沙哑,但每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咱们当初当兵闹革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吗?现在呢?他妈的,怎么感觉又回去了。”
“这个姓江的小伙子,说的是人话,是咱们共产党人该说的话!”
“咱们国家,要是多几个这样的干部,就还有救!”
“诶不是我说爷们,你不也是党员嘛?忘了当初你戴着红袖箍儿,搞大会战的时候了?你现在怎么还在这这盼上救世主了?国际歌怎么唱的也都忘啦?”
一阵长久的沉默。
老刘忽然将拳头高举,大声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唱了两句,有点跑调,大家的目光都看向来,眼神古怪,仿佛在看异类,更没有人跟着合唱。
老刘感到尴尬,索性闭了嘴。
老张抬起头,看了看尴尬的老刘,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或愤懑、或迷茫、或感伤的脸,他忽然没了下棋的心思,一把将棋子抹乱。
“妈的,不下了!”
他站起身,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走,老刘,今儿我请客,咱哥几个找个小馆子,喝两盅!就为报纸上这几句话,就为你刚才唱的几句歌,痛快!咱喝多了再一起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