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领导来了 (第1/2页)
这个周末,不止兴科,整个兴宁市甚至海湾市的各部门机关都在加班工作,进入战备状态。
周六上午,清洁工们拿着扫帚和铁锹,将路边最后一点积雪和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市政府大楼和各个局委办的灯,一连两个晚上都亮到了半夜。
无数人被取消了休假,埋头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检查数据,彩排说辞,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
兴科集团内的氛围也很紧张,高志远亲自带着改名为保卫部的人,在厂区巡逻,也去两个子公司视察了一遍卫生。
各厂区门口的标语换了三遍,最后定格在“热烈欢迎省市领导莅临兴科集团指导工作”这行最稳妥的大字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来到了一月十五号,周一。
兴宁市火车站站台,寒风凛冽,卷起地上的残雪,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海湾市和兴宁市两级领导班子,几乎倾巢出动,此刻正顶着寒风,在站台上站成一排,静静等候。
奉阳通往海湾或兴宁的高速路正在建造,要三四年后才能通车,所以省领导若想来这视察,基本只有坐火车一条路,单程四个小时。
迎接队伍的最前方,是海湾市委书记王洪泽,他身后半步,是市长陈平。两人之间隔着一个微妙的距离,谁也不看谁,目光都投向远方空旷的铁路。
再往后,便是兴宁市的市委书记孙国强和市长刘学义,以及兴宁市的其他常委成员。
在这群普遍四五十岁的干部中,一个年轻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江振邦。
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深灰色羊毛大衣,里面是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和深蓝色领带,脚下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
整个人看起来挺拔、利落,与周围略显臃肿的老干部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一个刚刚提拔的正科,按级别根本没资格来这迎接。
不过很多事也不能只看级别,省长来兴宁重点就是来看国企改革工作,江振邦这个主角自然不能不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九点三十分……
“况且况且~”
“呜~”
“来了。”
一阵汽笛声由远及近,看到从奉阳驶来的火车后,所有人的神经瞬间绷紧。
“这么多人,干嘛的?”
“应该有大领导来视察吧。”
当火车停下后,普通列车上零星下来了几个旅客,而在火车的最后排,加挂了两节专用软座车厢,这里坐着的才是省领导。
这种车厢在就是火车上的公务车,便于管理和安保。
通常由省政府办公厅向奉阳铁路局提出申请,然后铁路便会为省领导团队安排一个专门的列车编组。
迎接队伍找准了位置,就站在火车公务车厢面前,火车站稳后过了一会,才下来一群领导,人数约莫三十余位。
为首的是一个身形高大的五十多岁男人,他穿着一件黑色军大衣,五官平常,气质随和,没什么官气,像是邻家大爷。
但此人正是奉省省长,方清源。
在方清源身后,还跟着省委组织部长王志成、分管工业和国资的副省长罗少康,以及其他省厅的领导……
“省长好!欢迎您来海湾兴宁指导工作!”
王洪泽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握住方省长伸出的手,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洪泽同志,让你久等了。”
方省长点点头,松开手,又和紧随其后的陈平握了握。
“省长,您舟车劳顿。”陈平也热情问候。
简短的寒暄,方省长等各位省领导,在王洪泽和陈平的陪同下,顺着队伍往下走,与兴宁市的干部们一一握手。
“孙书记,辛苦。”
“欢迎省长和各位领导!”
轮到刘学义时,他握完手,并没有立刻让开,而是侧过身,将身后的江振邦让了出来。
“这位是我们国资局的发改科科长,兼兴宁市兴科集团的董事长,江振邦同志。”
刹那间,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江振邦身上。
方清源停下脚步,那双审视的眼睛落在了江振邦的脸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原本严肃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抹饶有兴致的笑意。
“对他,我是久仰大名了。”
方清源呵呵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亲切:“不错,真人比电视里看着还要精神不少。”
江振邦掏出一直揣在兜里捂热乎的双手与领导相握,同时微微弯腰笑着解释:“之前为了给兴科的产品打广告,海湾市、兴宁市两级市委市政府都请了很多记者搞宣传。”
“记者们为了更有话题性,就着重突出了我个人,对这些名气,我真是受之有愧。”
为了扩大营销效果,江振邦将自己和兴科绑定了,花钱让记者鼓吹自己,报道充满话题性。
有人吹捧他,自然也有人诋毁他,负面舆论也是不小的。
而攻击江振邦的人,背景非常复杂,水深的很。
江振邦在此时说这些,一是为了避免领导多想,报纸的报道真不是他自我鼓吹,二是他也不想站出来,实在是无奈被推出来做了靶子……
“做出了成绩,就是要宣传嘛,宣传也是生产力!怕别人说闲话,那是没本事的人才有的顾虑。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干,敢于展示自己的成果!”
方清源松开手,背到身后,继续道:“宣传搞得好,反过来又能扩大成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看,振邦同志对这里面的门道,摸得很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