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省长夜话 (第1/2页)
怎样与大领导和贵人相处交谈,如何才能拉近关系抱住对方大腿呢?
走利益交换的,收获的就是熙熙攘攘锦上添花和人走茶凉。
走真情实感的,体会的就得是坚韧不屈雪中送炭和大浪淘沙。
江振邦两世为人,认为双管齐下是最好的,吴站长有言: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
利益是人情,情感更是人情。
但江振邦吃过送礼的亏,大礼他不敢轻易送,怕埋雷,小礼却是一直在送。
同时,他还经常在非正式场合内,依照自身的年龄优势,以晚辈的身份和领导们聊天、拉家常。
这都是在双方关系上一点一滴的加人情。
有人觉得,在体制内称呼领导为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是不成熟的表现。
江振邦觉得这种人多少有点没见过世面。
一个男性处级干部给比自己只大了五岁的贵人认干爹,厅长给省委书记捏脚按摩,诸如此类的故事,哪怕没见过,也该听说过了。
上班的时候你是领导,下班了,就得论私人感情。
而体制内,功夫就在八小时之外。
哪怕面对司机兼保镖,江振邦也不会直呼其名,而是用更亲切的称谓。
“浩哥,开快点。”
“好嘞。”
江振邦坐上桑塔纳,王浩开车一路疾驰,他则思索着接下来自己该如何表现。
毫无疑问,今年刚满56岁的方清源,对他而言是条超级粗的大腿。
方清源是奉省的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大学毕业分配到国营厂做技术员,一路走到省长,人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本省度过。
如无意外,1997年中旬,方清源应升任奉省省委书记一职,真正成为封疆大吏。
此后,任凭奉省官场如何波涛汹涌,无论那些背景通天的对手如何攻讦,他依旧安然无恙,平稳着陆。
凭的就是一个字;廉。
方清源是人如其名的清廉正直,务实肯干,其家人也没有借助他的权势牟利。
这样的官员,哪怕在三十年后的官场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江振邦可以放心的抱大腿,绝不会像前世因为靠山在纪律上出了问题,导致自己也吃挂落。
但是,方清源也有他的缺陷,很严重的缺陷……
十分钟后,车子抵达市委招待所。
三楼302包房的门开着,是高源,见江振邦来了,立刻起身迎接,低声道:“走吧,屋里就省长自己,国强书记和学义市长刚离开。”
这句话按理说不应该说,但高源还是告诉他了,就代表着他在示好。
省长大秘示好,那就意味着省长对他的态度也不会差……
江振邦嗯了一声,郑重道谢:“谢谢源哥。”
高源笑了下,拍拍他的后背,走到隔壁的301,敲响了房门。
“咚咚~”
“咔哒~”
开门的是方清源,他已经换下了一身正装,穿着件灰色的羊毛衫,戴着老花镜,显得很居家,脸上也露出温和的笑意。
“小江来了,进来坐吧,给你泡茶了。”
“诶,谢谢省长。”江振邦受宠若惊。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
桌上摊着几份文件,其中一份,江振邦看着眼熟,正是他那份调研报告的打印稿。
方清源没有再聊兴科的具体业务,也没有提小灵通的宏大构想,他只是戴上眼镜,拿起桌上那份报告,饶有兴致地问了几个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细节问题。
江振邦对答如流,逻辑清晰,见解独到。
聊了二十多分钟,方清源继续看着报告,忽然道:“我还真有点意外,没想到你小小年纪,搞经济有一套,政治手腕也毫不逊色,知不知道国强和学义他们俩私底下给你起了几个外号?”
江振邦心中一惊,笑问:“都是什么呢?”
“他们说你是兴宁市国企改革的总指挥,兴宁市经济发展的设计师,还说你是……暗地搞串联的幕后黑手,兴宁国企反腐大案的始作俑者!”
江振邦心道果然。
孙国强和刘学义还真向领导如实汇报了整个国企改革风波的来龙去脉,但也这算不上出卖,那么多举报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组织的,瞒也瞒不住。
而这些外号,就精准地概括了他所扮演的几个角色:创造者、规划者、以及……破坏者。
“想做事,只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了,好在两位主官都很支持,也顶住了压力。”
江振邦坦诚以待。
方清源放下报告:“一下子进去了八个干部,全家潜逃了五个,共处理四十三个,文哥之后前所未有啊。这些干部级别虽然低,但性质太坏,往大了说,这是整个县市的政治生态都败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