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地阿金 (第1/2页)
“你们‘塞上春’这个月还定雪髓椒啊?”
“定啊,隼翎关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眼看各种买卖都做得挺好,大伙儿也能吃得起好的。”
正值开春化冻,都说“下雪冷不过化雪”,此时说话的两人俱是裹在厚厚的皮袍子里头,下头是裹到小腿的棉鞋,上头露出的领口显示里层还有翻毛内衬,这是冷狠了才会有的穿着。
“那……雪髓椒今年的价格涨了多少?你说得我也想订些。”
“定吧,今年不涨价,还是那个价格。采椒队的人说,今年产量大,估摸着等京城的贡椒收完,二级品、三级品还能有很多富余。”
“那太好了!订吧,跟你一样,接下来每个月我都订点儿三级品。”
说出的话在冷空气里变成一团团白烟,分别后其中一人扛起脚边的一筐黄色果子样的东西,转身进了身后的“塞上春”。
这是一间和中原风格截然不同的酒楼,建筑外观还是中原的模样,内里却完全是胡人喜欢的织锦挂毯、泥金红墙等装饰。隼翎关的许多店家,其实都是这样的,中原的外观、关外的内饰。
在这里,河鲜和各种时蔬反而成了奢侈品。各种肉食倒是都不缺,酒也比中原的要烈上许多。
人也是这样,性子爽利,爱和恨的表达都很直接,任何过于厚重的思绪,被呼啸的野风一吹,都不会留存很久。
这里是隼翎关,北地最繁华的城邦。这里的街道没有天京的整洁,屋宇也不如天京的华丽,但却充斥着另一种富饶感。
就比如:京城人的穿戴,喜欢在衣料和配饰上凸显尊贵;但像金季欢之前那样、把金玉镯子叮叮当当戴一串儿的,会被人笑话,觉得她夸富、没品味。
而在这里,他们不喜欢中原人那套既炫耀又扭捏的做派,有什么好的都愿意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来:上等的皮毛、成色好的金饰和宝石,膘肥体壮的大马和猎犬,长得好看的伴侣……
是的,北地的人不喜欢“藏”;所以“塞上春”得了个宝藏大厨的消息,也随着刚开始化冻的溪流一道,很快就流遍了整个隼翎关。
“你家这位新厨子,之前用过雪髓椒吗?这玩意儿可不能当中原的辣椒用啊!”
“没问题,她脑瓜子灵得很,灶头上那些事儿一点就通。”
胡商打量着葛掌柜,这位“塞上春”的老板是退役老兵,在故乡已没了家人,索性留在隼翎关做买卖;他手艺很好,一年一年的,把一个小食摊经营成了小铺头,随后又变成了一爿小店,再然后变成了如今的大酒楼。
隆冬时节,葛掌柜收留了一对姐弟,据说才过北境不就被歹人骗了,身无分文,一路基本是靠乞讨才到的隼翎关;姐姐的腿脚不大利索,说是有旧伤。
老葛是军旅出身,一眼就看出这姐姐是受过刑的;腿上的伤可耽误不得,天寒地冻的,养不好以后走路都会有问题。他二话不说就把二人留下了,还格外精细地照顾着。
彼时人人都说,葛掌柜这辈子没有娶过妻,现在年纪上来了,也向往别人儿女绕膝的生活。这不?马上就得了一双便宜儿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