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章恒的死亡时间的推断(5000字) (第1/2页)
章恒之所以坚持要亲自检视这些物证,自然有他的深意。
这段时间以来,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系统性地啃读了大量刑侦、法医学、痕迹鉴定等方面的专业著作。
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他的知识储备早已远超普通刑警,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他自信不会比那些科班出身的专家逊色多少。
此刻,他心中最大的疑团,便是法医初步推断的死亡时间——1年以上,10年以内。
这个时间范围过于宽泛,且与部分物证状态存在明显矛盾。
章恒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连死亡时间这个最基础的坐标都出现了偏差,那么整个侦查方向就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偏离了正确的航道,案子陷入困境、久侦不破,也就成了必然。
在邓磊的亲自陪同下,章恒走进了分局技术中队那间灯火通明、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特殊化学试剂气味的物证室。
冰冷的不锈钢解剖台上,死者的骸骨被按照人体结构小心翼翼地拼接起来,森白的骨骼在无影灯下泛着令人心悸的光泽。
旁边的物证台上,则整齐摆放着那些从渔网中清理出来的衣物——一件颜色晦暗的深色外套,一条质地普通的化纤长裤,以及那件手织的、款式陈旧且已严重变形的毛衣毛裤。
完全白骨化的骸骨,与相对完整的衣物……
这组并置在一起的物证,构成了一种极其诡异、甚至可以说是违背常理的视觉冲击和逻辑矛盾。
为什么在湖水这种复杂环境中,软组织早已消融殆尽,而这些本该更容易腐败的织物,却能大体保持其形态?
为什么会这样?
章恒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骸骨的每一寸,尤其是关节连接处、骨骼表面可能存在的微小痕迹,然后又聚焦在那堆衣物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磨损的边缘、污渍的形态、织物的纹理、甚至线头的走向。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得沉静而专注。
他示意旁边的技术人员递过来一个高倍放大镜和一支强光勘查手电。
于是,在众人无声的注视下,章恒一手持着冰冷的手电,调整着光束的角度,让光线以最刁钻的方式掠过骨骼表面和衣物纤维;另一只手稳稳地举着放大镜,镜片后的双眼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穿透时间的尘埃,读取那些被遗忘的信息。
他时而俯身贴近,几乎与骸骨鼻息相闻;时而用手指隔着证物袋,极其轻柔地触摸衣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其质地和残留的弹性(尽管这并不完全符合规范,但他动作极其小心)。
他整个人仿佛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屏蔽,只剩下他与这些沉默“证人”之间的无声交流。
邓磊屏息凝神地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丝轻微的声响都会打断这专注的探查。
他甚至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挪动了一下位置,避免自己的影子遮挡住章恒需要观察的区域。
倒是旁边那位负责此案检验的中年法医,看着章恒这近乎“外行”的细致(在他眼中或许是徒劳),忍不住再次开口。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专业人士的自信与提醒:“章组长,这些我们都非常仔细地鉴定过了,根据骸骨白骨化的程度,以及骨骼表面的一些侵蚀迹象,我们认为其在湖底环境中,确实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超过十年,但是,您看这些衣物,”
他伸手指向物证台,“虽然陈旧,但纤维骨架还在,没有完全糟烂,这显然不像是在水里浸泡了十几年的样子,所以我们综合权衡,才给出了‘1年以上,10年以内’这个相对保守但更符合物证整体表现的时间推断。”
章恒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解释,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观察世界里。
他的目光在骸骨的骨盆、耻骨联合面、颅骨缝等对于推断成人年龄和经历更具价值的部位反复流连;他的手电光则在衣物,尤其是那件手织毛衣的袖口、领口、肘部等易磨损处久久停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物证室内静得只能听到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和几人轻微的呼吸声。
足足过了近二十分钟,章恒才终于缓缓直起身,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和手电。
此刻,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有火焰在瞳孔深处燃烧。
他没有立刻回应法医的话,而是将目光平静地投向对方,语气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我不同意你们之前的推论。我认为,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远远超过了10年。”
他略一停顿,清晰地吐出自己的判断:“很可能是在十五年,或者十六、七年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有这么久!”法医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瞬间拔高了好几度,脸上写满了“荒谬”二字。
他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着极强的自信,根本无法接受一个外来者,尤其是如此年轻的刑警,对他主导下的鉴定结论提出如此颠覆性的质疑。
“章组长,我知道您破案能力强,但术业有专攻,法医人类学和物证降解这方面的判断,是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案例积累的!”
章恒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想要争辩的情绪,他只是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语气甚至比刚才更加肯定:“我相信我的观察和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十五年以上,很大概率就是十六、七年前。”
法医的脸涨红了,他张开嘴,显然准备引经据典、搬出各种专业术语来好好“教育”一下这位年轻的副组长,捍卫自己专业的尊严。
但章恒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直接转向邓磊,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邓队,这里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去你办公室,详细聊一聊这桩案子下一步的思路。”
到现在这个时候,通过对物证的亲自检视,结合他脑海中庞大的知识库进行交叉比对和逻辑推演,章恒心中确实已经形成了许多清晰的想法和调查方向。
他觉得,必须尽快与邓磊这个专案组实际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
邓磊看了看一脸不服气的法医,又看了看神色笃定、目光深邃的章恒,心中天平虽然依旧倾向于专业出身的法医,但章恒那份一等功的含金量和此刻表现出的强大自信,让他无法忽视。
他点了点头,没再理会还想说什么的法医,迈步便跟着章恒走出了物证室。
那名法医站在原地,看着两人迅速离开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解剖台上那副森白的骸骨和旁边那堆“不争气”的衣物,无奈又气愤地摇了摇头,心中暗道:
到底还是太年轻了啊!估计是看了几本书,懂一些皮毛,就以为掌握了真理。真是半桶水响叮当!
怎么可能嘛!
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长的死亡时间!湖水浸泡、微生物作用、水流冲刷……如果真过去了十六七年,这些棉毛织物,早就该烂得连渣都不剩了!难道物理和化学规律在他那里就不适用了吗?简直胡闹!
……
大队长办公室内,气氛依旧凝重。
两人再次在沙发上坐下。邓磊几乎是习惯性地又摸出香烟,伴随着“啪”一声清脆的金属摩擦声,橘红的火苗点燃了烟卷。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涌入肺叶,似乎能暂时麻痹一下紧绷的神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