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黎明前的黑暗 (第2/2页)
“宁可自己用车拉,也不找人帮忙抬。”
“桥下行李箱,河里编织袋,里面装的不是人民币就是人民。”
面对质疑,章恒站起身,步伐稳健地走到会议室前方,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清晰而坚定:
“我认为我的推断没有错。理由有二:第一,包裹尸体的渔网是本地渔民常用的款式,网眼大小、编织手法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第二,渔网上打的五个结全是活结,这是当地渔民特有的打结手法。”
他边说边在白板上画出了渔网结的示意图,每一个转折、每一个环扣都画得细致入微。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次邓磊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表态支持:“我完全同意章恒同志的判断,虽然我们已经排查了五百多户,但还有一个情况不容忽视——”
他切换了投影幻灯片,屏幕上显示出三十七个用红框标出的地址:“近二十年来,这个区域内有三十七户人家迁出,对这些迁出户的摸排还没有结束,也许转机就在其中。”
这些迁出户分散在天南海北,最近的也在邻县,最远的甚至到了上千公里之外。
摸排工作需要时间,邓磊下达了死命令:最迟明天中午,必须完成对这三十七户的全面排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转眼就到了第二天的正午时分。
然而,反馈回来的消息再次让人失望——三十七户迁出家庭中,没有一户报告有家人失踪或失联。
专案组办公室里的气氛又一次降到了冰点。
邓磊又点起了一支烟,眉头紧锁,面前的烟灰缸里又添了几个烟头。几个年轻民警无精打采地整理着材料,偶尔交换一个无奈的眼神。
章恒没有再看书,而是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的脑海中飞速回放着案件的每一个细节。
突然,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邓队,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完全忽略了一类人——那些长期外出、但与家人联系逐渐中断的人!”
邓磊若有所悟,但还没有完全明白:“你是说那些外出十几年,后来就失去联系的人?”
“正是!”章恒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手指在摸排名单上重重一点,“我建议立即对这些人员进行重点排查,范围不变,还是这五百多户!”
“好!马上安排!”邓磊掐灭烟头,抓起桌上的电话。
由于范围明确,这次的摸排进展神速,到了下午两三点钟,结果就反馈回来了——
果然发现了一个可疑对象:刘某,十六年前外出前往上海打工。起初几年还会定期给家里写信,但近十年来音信全无。
磊看着材料,犹豫道:“章恒同志,这个刘某...应该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吧?他明明在上海生活过,还往家里写过信。”
若是换作其他人,很可能会就此放过这条线索,但章恒的直觉却在告诉他:这个刘某很可能就是死者。
“邓队。”章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建议把刘某的子女请过来进一步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必要的话,做个DNA比对。”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这个刘某能对上,那么这起案子,终于要迎来破晓的曙光。
窗外,一抹夕阳的余晖恰好照在章恒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