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林浩的试探 (第1/2页)
林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和不容置疑的意味,瞬间让嘈杂的库房安静了下来。周围几个正在领取份例的药童和学徒,都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目光敬畏地望向这位林家年轻一代的风云人物,然后又带着好奇和一丝同情看向林枫。
林枫心中警铃大作。林浩!这个曾经将原主打成重伤、眼高于顶的核心子弟,怎么会突然找上自己?是因为自己进入丹房引起了他的注意?还是……与上官家那件仍未平息的风波有关?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浮现出底层杂役面对核心子弟时应有的、恰到好处的惶恐和恭敬,连忙躬身行礼:“弟子林枫,见过林浩师兄。”
林浩上下打量着林枫,目光锐利,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他缓步走近,锦袍下摆拂过地面,带着一股淡淡的、属于高阶丹药的清香。
“不必多礼。”林浩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听说你近来在丹房颇为勤勉,对药性还有些独特的见解?连孙长老都对你略有耳闻。”
果然是因为这个!林枫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谦卑:“师兄谬赞了。弟子资质愚钝,不过是蒙孙长老不弃,张师兄指点,做些分内之事,不敢妄谈见解。”
“分内之事?”林浩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能处理清心草嫩心,灵气保存九成以上;能尝药辨性,精准指出药渣中的火绒草燥气;还能自行改良药散,品质接近中品……这若是分内之事,那我林家丹房,岂不是人人皆可称天才了?”
林枫心中凛然。林浩对他的动向,竟然了解得如此清楚!连他改良药散这种相对隐秘的事情都知道?看来,丹房之内,也有林浩的眼线!是陈鹤?还是其他人?
他不敢怠慢,连忙解释道:“师兄明鉴,弟子只是侥幸,全凭一股蛮劲和……和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实在当不得真。改良药散更是胡乱尝试,侥幸成功一次,实属运气,不敢称能。”
“感觉?运气?”林浩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扫过林枫手中领取的药材份例——正是制作清心散的材料。“看来林师弟对‘清心’类的药物,颇有心得啊。”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林枫耳边炸响!清心!他立刻联想到了上官灵儿所求的“清心丹”!林浩这是在试探他与上官家失物是否有关联!
林枫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但脸上却强行维持着茫然和困惑:“师兄何出此言?弟子只是按部就班练习基础药散,清心散是常见方剂,故而领取。至于心得……实在谈不上。”
他必须撇清!绝不能露出任何与“清心”有关的特殊关注!
林浩盯着林枫看了几秒,见他神色不似作伪,眼中的审视才稍稍淡去一些,转而说道:“或许吧。不过,有天赋是好事,不必过于自谦。我今日找你,是有一事相询。”
“师兄请讲,弟子定当知无不言。”林枫心中稍定,但警惕丝毫未减。
“我近日修炼一门功法,需一种特殊的药散辅助,名为‘通脉散’。”林浩缓缓说道,“此散品阶不高,只是凡阶中品,但炼制时需在成丹前,加入一丝极寒属性的‘冰棘草’粉末,用以刺激经脉,扩张窍穴。然而,冰棘草性烈,与通脉散主药‘活血藤’的药性略有冲突,寻常手法难以完美融合,往往导致药效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寒毒淤积的副作用。”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枫脸上:“我听闻林师弟对药性融合颇有‘感觉’,不知……对此难题,可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或想法?”
林枫心中瞬间明了。这哪里是“相询”,分明是又一次更隐晦、更刁钻的试探!林浩根本不指望他一个刚入门的药童能解决连资深丹师都可能头疼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恐怕是想看看他是否会说出什么超出常理的“奇谈怪论”,从而判断他是否真的身怀秘密,或者与某些“非常规”手段有关(比如那件失窃的内衣可能蕴含的特殊能量?)。
这是一个陷阱!回答得好,未必有功;回答得不好,或者过于“奇特”,立刻就会引起更大的怀疑!
林枫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魔法药剂与药水》中关于冲突药性处理的论述,以及主世界丹药学“君臣佐使”的平衡之道。他必须给出一个听起来合理、符合常识,但又略带一丝启发性、不至于太平庸的答案。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努力思考的神情,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师兄的问题,实在深奥,弟子见识浅薄,不敢妄言。不过……弟子平日胡乱琢磨,觉得药性冲突,或许未必一定要强行‘融合’?”
“哦?”林浩眉毛一挑,“不融合,如何成药?”
林枫继续说道:“弟子愚见,或可尝试‘引导’与‘缓冲’。比如……是否可先用性温平的‘甘草汁’或‘蜂王浆’略微浸泡处理冰棘草粉末,缓和其烈性?又或者,在投入冰棘草粉末时,并非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次、分量,如同文火慢炖,让药性逐步适应、渗透?再或者……加入一丝极微量的、具有‘疏导’作用的药材,如‘通心草’的须根,引导寒热药性各行其道,避免直接冲撞?”
他提出的方法,都是基于正统药理可以推导出的思路,不算惊世骇俗,但组合起来,却体现了一种对药性动态平衡的细致考量,尤其是“分次加入”和“引导疏导”的想法,带着一点超越照本宣科的灵活思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