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第2/2页)
既然奥陶纪晚期海洋的基础生物如此繁荣,那么以它们为食的顶级掠食者,也必然会进化得更加强大。
凯撒将复合感知阵列的功率开到最大,开始有意识地搜索这片海域中的强者。
很快,他就在一片开阔的沙地上,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那是一只体长接近两米的巨型板足鲎。
它的外形像一只被拉长放大了数百倍的蝎子,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身后拖着一根尖锐的尾刺。
与它在奥陶纪早期的那些只有十几厘米的祖先相比,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简直判若两“虫”。
它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特化成巨大钳螯的前肢,螯肢的末端布满了锋利的锯齿,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此刻,这只巨型板足鲎正在捕食。
它的猎物赫然是一条体长一米的小型角石。
那只角石试图通过喷水推进来逃跑,但在更加灵活的板足鲎面前,它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
巨型板足鲎用它游泳足划动海水,轻而易举地追上了角石,巨大的螯肢闪电般探出,死死钳住了角石的躯体。
角石的触手疯狂地缠绕着板足鲎,却无法对它坚硬的甲壳造成任何伤害。
“咔!咔!”
令人牙酸的碎裂声响起,板足鲎的巨螯发力,竟硬生生地将角石坚硬的锥形外壳夹出了道道裂纹。
随后,它将猎物拖到嘴边,用更小一些的附肢撕扯着角石柔软的身体,大口吞咽起来。
凯撒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不得不感慨板足鲎还真是熬出头了。
自奥陶纪晚期开始,板足鲎便开始了巨型化,体长从早期的10~20厘米增至1~2米,从原来食物链底层的腐食性生物一跃成为仅次于角石的中层掠食者,甚至可以捕食小型角石。
而且板足鲎更适应低温环境,在中高纬度浅海逐渐取代了角石的部分生态位。
“沙沙……”
忽然,板足鲎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连刚刚到手的食物也顾不上了,仓皇逃窜。
而凯撒也已经感知到了这片海域真正的霸主到来。
那是一只角石。
一只体型大到让凯撒也相形见绌的超巨型角石。
其外壳长度目测就超过了六米,最宽处的直径接近一米,表面布满了粗糙的生长纹理。
而在外壳的开口处,伸出的是它柔软的头部和腕足。
那些腕足每一根都粗壮无比,密密麻麻地舒展在水中,组成了一张天罗地网。
它的整体长度,赫然突破了十米!
体重至少也在三吨以上。
这就是奥陶纪晚期海洋的真正统治者——房角石!
地球史上已知最大的头足类动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