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拾穗儿 > 第57章-分工

第57章-分工

第57章-分工 (第2/2页)

她再次看向张教授,眼神中带着托付,“张教授,风口地形复杂多变,所有的技术指导、作业规范,尤其是安全红线,就拜托您了!一定要把风险降到最低!”
  
  张教授神色凝重地点头,深知肩头责任重大:“我会亲自跟着风口队行动至少头三天!先划定绝对安全的作业区域,建立预警机制,然后再一步步教大家科学布防的方法和紧急避险的措施。确保咱们的阻击行动,既有效果,又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安全!”
  
  周虎身后,那三十名被点到的精壮小伙子纷纷上前一步,自动排成两排,个个眼神炽热,脸上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齐声发出震天的呐喊:“守住风口!绝不后退!人在阵地就在!”
  
  雄壮的声浪汇聚在一起,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压抑的夜空撕开一道口子,连寒风的呼啸声都被短暂地压了下去。
  
  “第四战场,生态恢复队!”
  
  拾穗儿的语气从刚才的肃杀转为深沉而充满期许,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老、中、青三代村民。
  
  “乡亲们,这第四个战场,是咱们的未来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给咱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绿荫和福泽的长远之仗!等到风口初步稳住,水源有了基本保障,咱们就要立刻见缝插针,开始在收复的沙地上,种下一片片绿色的希望!”
  
  她抬手指向地图上那些用绿色标记出的、规划中的防护林带和恢复区,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咱们要种的,不是娇贵的花花草草,都是经过千百年自然选择、能在沙地里顽强生存的‘硬骨头’——沙枣、沙棘、梭梭、柠条、杨柴!这些树种,个个都是耐旱、耐贫瘠、抗风沙的英雄!它们的根系能像网一样牢牢抓住流沙,它们的树冠能有效削弱风力。而且,沙棘、沙枣的果子能卖钱,梭梭可以嫁接肉苁蓉,柠条、杨柴是很好的饲草和燃料!这既是治沙,也是咱们未来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人群中,一位常年默默打理着村里残存的那小片老林带、对各种苗木习性极为熟悉的老人站了出来,他是赵老根。
  
  赵老根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沉稳的力量:“穗儿娃,张教授,俺老头子没啥大本事,就是摆弄了一辈子树木,懂些栽种管护的皮毛。这生态恢复队,俺想试试,牵头带着大家干起来!”
  
  拾穗儿眼中顿时满是欣喜和激动,连忙用力点头:“赵大爷!您太谦虚了!您懂苗木习性,会育苗嫁接,更知道怎么伺候这些小苗成活、长大,您是咱们村活着的林业百科全书!这生态恢复队的队长,由您来担任,是再合适不过了!咱们的未来,就拜托您了!”
  
  她开始描绘这支特殊队伍的蓝图,“您的队伍,不分老幼,不论男女,只要愿意学、肯出力、心中有绿意的,都可以加入!咱们先挑选十位像您一样懂些苗木知识的老人,作为技术核心,负责挑选最适合的苗木品种、培育健壮的树苗、最关键的是,要把栽种、管护的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然后,再配备二十名青壮劳力,负责平整沙地、挖坑、栽苗这些需要力气的重活;妇女同志们可以发挥心细的优势,帮忙收集树种、处理枝条、浇水、施肥、看护幼苗。咱们的策略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首先在村庄周围相对避风、土质稍好的地方,以及在风口屏障的内侧试种,积累经验,成功后再逐步向外扩大种植面积,最终形成包围咱们家园的绿色长城!”
  
  她转向张教授和陈阳,语气恳切:“张教授,陈阳,这植树造林,科学性极强,什么时候种、种多深、株距行距多少、怎么浇水施肥能提高成活率,这些都需要你们专业的指导!”
  
  张教授脸上露出了对这项长远事业充满信心的笑容:“没问题!我会立刻整理一份详细的、图文并茂的栽种管护手册,把每种树的习性、适宜的立地条件、栽种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办法都写清楚,印出来发给大家,并且现场手把手地教,直到大家掌握要领!”
  
  陈阳也立刻补充道:“我已经通过邮件联系了我的导师和农科院的师兄师姐,向他们说明了咱们这里的紧急情况和长远规划,正在积极争取协调一批优质的、适合咱们这里生长的耐旱苗木和草籽,一旦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尽快运过来支援大家!”
  
  赵老根听着这周密的计划和有力的支持,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欣慰笑容,他提高嗓音,对周围的乡亲们说:“乡亲们呐!种树,就是种希望,种未来!只要咱们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精心管护,俺相信,这片黄沙地里,一定能长出绿苗,咱们金川村的日子,也一定能像这树苗一样,重新焕发生机,越来越有奔头!”
  
  人群中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响应声,不少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绿色家园的憧憬之光,尤其是年轻人和妇女们,纷纷激动地表示要加入生态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后勤保障与水资源管理队!”
  
  拾穗儿的目光最后转向了以王婶为首的妇女们,“王婶,还有所有的姐妹们!你们是所有前线战场的坚强后盾,是维系整个战斗体系运转的生命线!你们的工作,看似不在风沙一线,却至关重要,关乎全局!”
  
  她的语气无比郑重,“清点、加固现有的每一个水窖,制定并严格执行最节水的分配方案,保障所有前线队员的伙食供应,收集、储备一切可以用于储水的工具……每一件工作,都细致繁琐,却都关系到咱们这支治沙大军能不能坚持到底,能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王婶,这个大后方,这个命脉中的命脉,我就全权拜托给您和妇女同志们了!”
  
  王婶立刻放下怀里已经睡熟的孩子,快步走出人群,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妇女特有的干练和韧劲:“穗儿!张教授!你们就放心吧!水是命根子,饭是硬支撑!俺们妇女同志,心细,手巧,能吃苦!保证把咱们的水源看得比眼珠子还金贵,一滴都不浪费!也保证让前线的爷们儿们,不管多晚回来,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喝上一口干净水!这大后方,俺们一定守得稳稳当当,绝不给前线拖后腿!”
  
  周围的妇女们群情激昂,纷纷出声响应,眼神中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定和责任感。
  
  接下来,分工继续有条不紊地细化下去:村里的老木匠负责带领徒弟检修、制作所有需要的工具;略懂电器的年轻人协助张教授的学生们调试和维护勘测设备;几位德高望重但体力不足的老人自发组成了安置点巡逻队,负责照看老弱病残,维持秩序;以苏晓为首的支教老师们,则主动承担起了记录各队每日分工、统计工分、管理登记有限物资的文书工作,确保一切有据可查,公开透明。
  
  当所有的分工大致落定,拾穗儿环视全场,语气变得格外严肃,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制度:“乡亲们!从今天起,咱们金川村自救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实行工分制!各队队长,负责详细记录每个队员每天的工作量、完成情况。每天晚上,由王婶她们汇总,在打谷场的公告栏上公示!未来所有物资的分配,无论是粮食、工具还是未来的用水,都将严格按照工分来执行!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绝不允许出现浑水摸鱼、偷奸耍滑的现象!咱们要用制度,保证咱们的汗水,不会白流!”
  
  这番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原本还有些担忧分配不公的村民们彻底安心了,脸上露出了踏实和更加积极的笑容。
  
  最后,拾穗儿走到木桌旁,指尖带着无比的珍视,轻轻拂过地图上那些代表未来的绿色标注,用深沉而有力的声音做最后的总结和动员:“乡亲们!大家要牢牢记住,咱们这四个战场,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水源队是咱们的命脉,是希望之源;风口队是咱们的屏障,是生存之盾;护田队是咱们的根基,是温饱之依;生态队是咱们的未来,是绿色之梦!咱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支援,互相配合,绝不能各自为战,更不能顾此失彼!”
  
  “听穗儿的!”
  
  “咱们都记下了!”
  
  “一定互相帮衬!”
  
  人群中响起了整齐而响亮的回答,声音里充满了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磅礴力量。
  
  此刻,戈壁的寒风依旧在旷野中不知疲倦地呼啸盘旋,但打谷场上的气氛却截然不同,变得无比热烈、坚定而充满希望。
  
  曾经在天灾面前一度茫然无措、如同一盘散沙的村民们,此刻已然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凝聚成了一支目标明确、分工清晰、纪律严明的战斗集体。
  
  每个人的脸上都褪去了昨日的恐慌与绝望,换上了坚毅、果敢与决绝的神情,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对家园的深沉眷恋,以及一种即将投身伟大战斗的激动与庄严。
  
  拾穗儿看着眼前这令人热血沸腾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有压力,有感动,更有无限的勇气升腾而起。她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用一种带着滚烫温度、仿佛能点燃夜空的的力量,发出了最后的战斗号令:
  
  “乡亲们!路,已经铺在了咱们脚下!仗,就在咱们眼前!从明天天亮开始,咱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我拾穗儿在这里,和大家立下誓言:只要咱们不放弃、不退缩、心连着心、手挽着手,就没有跨不过去的火焰山,没有挡不住的风沙魔!我相信,咱们金川村人,一定能用我们的双手,我们的汗水,我们的智慧,打赢这场治沙保村的生死战!一定能在这片黄土地上,重新种出绿色的家园,牢牢守住咱们的根!”
  
  “守住家园!种出绿洲!金川村,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撼天动地的呐喊声,再次从每个人的胸腔中迸发出来,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在清冷的夜色中久久回荡、激荡。
  
  篝火的光芒映照下,每一个人的身影都被拉得很长,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道道正在崛起的、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毅然决然地矗立在了金川村与那肆虐无情的风沙之间。
  
  一场艰苦卓绝、考验意志的治沙生存之战,即将在黎明破晓时分,正式拉开悲壮而伟大的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