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感情 (第1/2页)
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悄然萌生出这般不同寻常的心思的呢?
鹿野独自思忖着,却如同雾里看花,得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
这段情感的源头,似乎早已模糊在漫长岁月的点滴日常里。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遥远的过去,那个被战火撕裂的童年。
曾经宁静祥和的家园,在人类钢铁巨兽的轰鸣与炮火中化为焦土。
至亲的师父和最好的玩伴,生命就那样轻易地湮灭在刺眼的火光与硝烟里。
那一刻,巨大的悲痛化作了汹涌的恨意,如同毒藤般缠绕着她幼小的心灵。
她恨人类,恨他们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她所珍视的一切,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荒芜与彻骨的寒冷。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
就在她彷徨于绝望边缘时,一道身影出现了——那是师父无限。
他沉默而强大,向她伸出了手,为她提供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避风港。
紧随其后进入她生活的,便是如今的师兄,白牧。
初来乍到时,她将对人类所有的恐惧与怨恨,都下意识地投射到了这两位新家人身上。
他们是人类,而人类是她痛苦的根源。
可讽刺的是,最终给予她新生、让她重新感受到温暖的,却也正是人类。
这命运的编排,想来也着实令人唏嘘。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三人的性格竟出乎意料地合拍。
师父沉稳如山,教导她修行,给予她方向。
师兄则如同温暖的阳光,渗透进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她明明那么固执地告诫自己要抵触人类,可面对师父的关怀和师兄无微不至的陪伴,那道心墙却怎么也筑不起来,反而在日复一日的温暖中,渐渐融化。
她发现自己竟然开始贪恋这种三人其乐融融的生活。
那种被需要,被珍视的感觉,如同甘泉,滋润着她干涸的心田。
她尤其记得,师兄从未试图让她强行遗忘过去的伤痛。
相反,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他指着浩瀚的星空对她说:
“鹿野,生命的消逝并非终点,被遗忘才是。”
“我们要做的,是牢牢记住那些离开的人,带着对他们的思念,代替他们更用力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去看遍他们未能看到的风景。”
师兄的话语温柔而坚定,像一盏灯,照亮了她未来的生活。
师兄很强,除了师父,她从未见过有人能真正击败他。
但拥有如此力量的师兄,待人接物却总是出乎意料的温和。
他对世间万物都怀有一份平和与好奇。
平日除了修炼,他似乎对普通人所做的一切琐事都抱有极大的热情。
精心烹饪一餐饭菜。
悠闲地逛市集。
耐心地喂养家禽。
笨拙却又认真地缝补衣物。
修缮他们居住的小屋。
在院子里开垦一小片菜地。
或是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
这些在旁人看来或许枯燥乏味的事情,他却总能乐在其中,并感染着她一起体验。
每当师父外出执行任务,师兄便会像个发现新大陆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拉着她溜出院子。
有时是去附近的山顶,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辨认着夜空中闪烁的星座。
有时是去林间的溪流泛舟,耐心等待鱼儿上钩。
有时甚至会兴致勃勃地徒步几十里路,只为了去县城里看一场热闹的庙会,或是听一出咿呀作响的地方戏。
他仿佛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探索的热情,脸上总是带着开朗明亮的笑容。
而她自己,则自然而然地成了他身边那个最忠实的“小跟班”,默不作声,却心满意足。
时光荏苒,昔日的少男少女渐渐抽条长大。
女孩出落得清丽脱俗,男孩也越发俊朗挺拔。
村里人见了,无不夸赞一句郎才女貌。
而真正让鹿野第一次惊觉自己内心对师兄的感情已悄然变质的,是村里一位热心老婆婆上门来说亲。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她心里莫名地一紧。
她懵懂地去问师父:“结婚是什么?”
师父沉吟片刻,用他惯有的平静语气解释道:“结婚,是人类选择家人的一种方式。意味着两个人决定离开各自原来的家庭,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小家,彼此相伴,生儿育女。”
这番话,对于当时的鹿野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
她无法想象师兄离开后的生活。
他的注意力、他的温柔、他所有的闲暇时光,都将全心全意地倾注在另一个陌生人身上。
不会再有人陪她去看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不会再有人带她去溪边垂钓,不会再有人兴致勃勃地拉她去逛喧闹的集市,更不会再有人每天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笑着招呼她一起品尝……
那些早已融入骨血的日常,那些充满欢声笑语的片段,都将被彻底剥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