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厚脸皮 (第2/2页)
周丽萍在心里盘算着,得给怀义和信义买件新衣服,算是对周丽娜的感谢。
一进腊月,店里的生意越发的红火,每个好日子都订得爆满,化妆订满之后,婚纱也照样租的,有时候一天要租十几件婚纱出去。
邓嫂的工作就忙起来了,她几乎每天都要来周丽娜家洗婚纱,幸好家里安装了锅炉,热水都是现成的,不然这寒冬腊月的,手都得冻烂。
不过这样煤消耗也大。
杜伯钧刚往家里拉了一吨多的煤,烧了好几袋子了。
邓嫂虽然忙,但是也高兴,有时候她一天要洗十来件,收入就是三四十块钱,干什么工作能挣这么多?
邓嫂心里感激,工作也越发的细心,虽然热水供应充足,但邓嫂没有胡乱浪费,更没有把家里的脏衣服带过来洗。
杜伯钧铺设的两个卧室的水暖也开始用了,孩子们包括周丽娜之前都没在冬天用过水暖,水暖一开,没几个小时,冷冰冰的房间就变得非常暖和了。
锅炉烧得旺的时候,在房间里孩子们都不用穿外套,只用穿着毛衣玩,孩子们一回家,就在房间里玩,都不怎么出门了。
到冬天,洗的衣服被褥通常让人头疼,洗完之后,挂上去就冻住了,根本就干不了。
周丽娜之前买的半自动洗衣机,洗完衣服还能脱水,但冬天的衣服就是脱水了也是干不了的,现在有了烘干房,衣服洗完就挂烘干房去,很快就干了。
周丽萍家里两个孩子穿衣服脏得快,有时候洗了都烘不过来,就拿过来烘干。
渐渐地,周围人都知道周丽娜家里有个烘干房,家里洗了床单被罩的,都想送到周丽娜家里来烘一下。
刚开始的时候,周丽娜店里的生意没这么好,烘干房有位置,她还能帮一下忙,但是现在生意好了,她要烘婚纱,又要给自己家烘衣服,有时候周丽萍家也有衣服要烘,烘干房就忙不过来了。
最主要是,有的人家家里没洗衣机,送过来的床单被罩还是湿漉漉的,都还要放在周丽娜家的洗衣机脱水甩干,才能挂到烘干房去。
衣服还好,床单被罩太占地方了。
可是这些人都是杜伯钧的同事的家属,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时候人都把衣服送过来了,也不好意思拒绝,让人再拎回去,但是烘干房挂得太满了,有时候婚纱一天都还烘不干,里面潮气太重。
周丽娜很苦恼,跟杜伯钧说了,“你说怎么办,拒绝吧,不好开口,不拒绝吧,又实在给自己添麻烦。”
这个时候利己主义是会被批评的,邻里相助才是社会的风气。
杜伯钧说道:“这小烘干房能装的有限啊,容纳不下了,你就不就不要答应了。”
周丽娜说道:“这可是你说的,那些可都是你同事的家属,到时候得罪了人,你可不要怨我。”
杜伯钧笑道:“没有这样的道理吧,要照这个理论,有人来找我借一千块钱,我不借还得罪他了?我们好言拒绝就行了,帮助别人的基础是先保障自己呀,这个烘干房是给你烘婚纱用的,要是这个来烘衣服,那个来烘床单被罩,弄得你自己的婚纱都烘不好了,这个烘干房的意义是什么?”
周丽娜说道:“你会说,那下次别人来的时候,你出面去拒绝。”
杜伯钧没推却,“行,下次来人的时候,我要是在家,我就拒绝。”
周丽娜笑道:“行,这是你说的。”
两人刚说完没多久,马大姐就背着满满一背篓的衣服来了。
她家里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十岁,最大的已经参加工作了,一大家子都在家属院生活,家里隔三差五就要洗一大背篓的衣服。
之前马大姐还在家里手洗衣服,自从上次看到邓嫂放锅炉里的热水洗婚纱,知道周丽娜家二十四小时都烧着热水,就想到她家来放热水洗衣服,洗完衣服再放周丽娜家的洗衣机里洗一遍,过边清水,脱水,就直接在烘房晾干,第二天来收干衣服就行,方便得很。
杜伯钧在房间里办公,周丽娜在客厅炉子旁边织毛衣,这毛衣是给孩子们织的,大人们的穿的毛衣她就没时间织了,只能去商场买成品毛衣。
邓嫂在外面洗婚纱,周丽娜让她来屋里洗,邓嫂说屋里光线没那么好,怕洗不干净,再说她用的是热水,又活动着,感觉不到冷,就在外面洗。
邓嫂见过马大姐几回了,也算认识了,周丽娜家这个烘房,别人虽然来烘衣服,但没这个马大姐来得勤,别人家都是尽量在自己家里用炉子烘,实在是烘不下的,才拿到周丽娜家来,每次拿来的也不多。
但是这个马大姐,每回拿来的都是一大背篓,要拿到周丽娜家这来脱水,一大家子的衣服全要晾在烘干房。
邓嫂就知道这人是个什么德行了,因此看到她来,她也没主动打招呼。
马大姐看到邓嫂倒是笑吟吟的,看到她用一只大盆,就问:“丽娜家里还有没有别的大盆?”
邓嫂问她,“你要大盆做什么?”
马大姐把背篓放下来,说道:“洗衣服呀。我家那木盆子太重了,拿过来不方便。”
邓嫂惊讶地问她,“你要在这洗衣服?”
马大姐点头,“对,这有热水,洗起来方便。洗完放丽娜家的洗衣机一搅,就干干净净了,直接就挂上了,多方便,我在家里洗,还得背过来,重死了,一路都在滴水,每回弄得我衣服都湿了。”
邓嫂震惊地看着她,头一回看到这么厚脸皮的,凭什么跑别人家里来洗衣服,用别人家的热水,用别人家的洗衣机?热水不用煤烧吗?洗衣机不用电吗?
邓嫂也不好说得太过分,就提醒道:“她家也没有现成的热水啊。”
马大姐指一指她盆里冒着热气的水,“这不就是现成的吗?我看到你去锅炉那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