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闹市惊鸿影 (第1/2页)
沈青霓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她本只是随口编了个出门散心的理由,却意外地、赤裸裸地看清了一个现实:
靖王府,或者说掌控东宫的萧景珩富可敌国。
而她沈青霓,这个名义上的太子遗孀,实则一贫如洗,两手空空!
一个如此心思缜密、连她伏案小憩后腰酸都要“关切”询问的男人。
在赏赐下无数珍宝时,会“忘记”给她可以自由支配的银钱?
让她守着这偌大的昭华殿,却连出门采买些私人物件的花销,都需要去司库支取。
每一笔都暴露在萧景珩的眼皮底下?
这绝非疏忽。
这是精准的控制。
她甚至不能为此去质问萧景珩,他是掌控一切的靖王,是东宫实际的主人。
给她赏赐是恩典,不给是本分。
她若不知趣地去讨要,只会显得贪婪愚蠢,更会让他疑心她攒钱另有所图!
但是……
沈青霓借着低头啜饮参茶的氤氲热气,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跪在脚踏上、低眉顺眼为她捶腿的映雪。
映雪聪明,处事周到,或者说,萧景珩送来的这几个宫人,无一不是精明能干、伺候人的高手。
可问题恰恰在于——
如此玲珑剔透的人,对萧景珩昨夜所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她这位主子娘娘如今如履薄冰的处境,当真会毫无察觉?
还是说她心知肚明,只是她真正效忠并维护的“主”,从来就不是她沈青霓?
沈青霓压下心头的惊悸与冰冷,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小口喝着温热的参茶。
然而,一股前所未有的警惕,已如藤蔓般悄然缠绕上她对萧景珩送来的这几人的信任。
这昭华殿的华美,此刻在她眼中,更像是一座用黄金打造、却锁住她所有生路的囚笼。
……
京城最负盛名的漱芳斋茶楼雅间,临街的轩窗敞开,凭栏处,相对而坐两位锦衣男子。
一人身着金线云纹锦袍,虽非明黄,却自有凛然尊贵之气;
另一人身着墨绿竹纹杭绸直裰,风姿清雅,正是靖王萧景珩与当今天子萧逸。
一旁侍立的太监总管高全亲自执壶,小心翼翼地为两位至尊斟上今年的雨前龙井。
茶香袅袅,却驱不散雅间内一丝若有若无的冷凝。
“景珩啊。”
萧逸端起茶盏,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语气带着几分慵懒与掩不住的薄怒。
“你说这杨阁老,一把年纪,骨头倒是硬得很。
今日早朝,朕不过提了句想去太山行宫修养几日,他竟当以幽州军饷未足,江南水患初平为由,撞柱死谏!”
他虽未提奏章参劾之事,但言语间的不满已昭然若揭。
“朕念他三朝元老,未当场发作,留他几分体面,他倒好!”
说着,他将手中杯盏不轻不重地往紫檀桌面一磕,茶水溅出几滴,落在价值连城的檀木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萧景珩指腹摩挲着温润的杯壁,心知肚明。
萧逸并非耽于享乐之人,去太山行宫也绝非贪图逸豫,必有深意。
真正令这位年轻帝王动怒的,恐怕是杨阁老那份“清廉耿直”表象下的龌龊。
据鹰卫密报,杨阁老府中仅用于豢养戏班伶人、狎妓作乐的开销,每月就逾万金!
这足以供应一支万人军队半月的粮饷,或是解数千灾民燃眉之急的救命钱!
就是这样一个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皇帝“奢靡”?
真正点燃萧逸怒火的,是杨阁老私下与那位看似安分、实则不甘寂寞的长公主过从甚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